窑炉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3/9/10 13:41:26   

年7月24日,江苏电网负荷突破1亿千瓦,标志江苏电力工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苏州市吴江区党员服务队员正在同里古镇内手拉肩抗运送电缆

供电员工正在同里新能源小镇富观路巡查景观配电箱

东吴变电站

上海路变巡检机器人

泰州航拍图

碧波荡漾、青山朗润、老街雨巷、丝竹悠扬,这样的诗情画意,描绘了令人向往的江苏“最靓颜值”。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域之一,大美江苏,不仅美在人文底蕴、经济发达,更美在绿意萦绕、生态优雅。这些不仅是巧夺天工的自然之作,同时更饱含了江苏电力人助力绿色发展的辛勤付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坚持推动再电气化进程、实施乡村电气化工程为抓手,促进能源生产革命、消费革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让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绿色和谐,助力万江苏人民看得见蓝天,瞧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

清洁发展保卫蓝天

经济发展,电力是保障。随着江苏经济腾飞,江苏省最高调度用电负荷由年的万增长至年的万千瓦。全年电力消费总量也由.9亿千瓦时攀升至亿千瓦时。

万千瓦之中,区外来电达到.4万千瓦,占负荷的20%!这20%的区外来电,四川水电、西北风电等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一半以上。

江苏能够用上清洁的远方电能,主要得益于近几年建设的“一交三直”特高压工程,打通了能源输送的大动脉。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将万千瓦的四川水电运送到江苏,相当于在江苏建设了7个无污染的百万级发电机组。上半年共消纳西北风电、四川水电等区外清洁能源亿千瓦时,占全省上半年用电总量的8%,同比增长35%。

在增加区外来电的同时,江苏还不断加快省内新能源发展,开展燃煤机组清洁改造,让“电”变得越来越清洁。

截至年6月底,全省风电及光伏装机分别为.4、.8万千瓦,比年底分别增加了27倍和3倍。其中,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过万千瓦,居全国前列。上半年,全省清洁能源累计发电量.4亿千瓦时,占全省机组发电量的26%,比去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同时,国网江苏电力还积极组织火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全省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已经全部实现超低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的年排放量分别较改造前减少近12万、18万和4.5万吨。

电能替代保护生态

江苏——经济体量大、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小,每年使用大量省外煤炭、油气资源。为此,江苏省开展并实行了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江苏省力“减煤”,国网江苏电力响应号召,动作频频!通过“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实现电能替代,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年底,江苏省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彰显央企全力服务绿色发展的行动自觉,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参与,重点加大燃煤锅炉替代力度:积极研究价格政策,充分利用低谷电价格优势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全力助推省内“无燃煤示范区”建设;医院、学校等行业电锅炉推广力度;在农村地区推广电锅炉替代小煤炉、小窑炉。年至年6月,公司累计实施“以电代煤”等项目个,实现替代电量亿千瓦时,折合节约标煤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万吨。

在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国网江苏电力加快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让清洁无污染的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保护长江生态,让长江水更清澈,发展更绿色。

“呜……”6月30日,万里无云、碧空如洗,一声悠扬的汽笛声打破了南通通海港内的宁静,一艘装满钢材的货轮缓缓驶入码头停靠。两名港口工作人员箭步登船,从货轮上拖出一根电缆,连接到码头边岸电系统的高压接电箱上。开关合闸后,货轮上的轰鸣声戛然而止……这是国网江苏电力投运的第17个高压岸电系统。

近年来,船舶燃油排放污染已逐渐成为沿江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改变现状,自年起,国网江苏电力就积极开展沿海、沿江以及内河港口岸电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各类岸电系统套,其中高压、低压、低压小容量岸电系统各17、、套,实现江苏境内江河湖海岸电全覆盖。

今年年初,公司还全力推动将内河航道水上服务区岸电互联互通工程纳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年8大民生工程,目前已在31个水上服务区建成套低压小容量岸电设施,并全部接入车联网平台,实现“车船联网”运营管理。

在实现岸电全覆盖目标的同时,国网江苏电力全力保护长江生态,助力绿色港口建设。被誉为“江苏第一外贸大港”的太仓港,自年起就开始了对港口码头65台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油改电”工作,并于去年初全部完成。改造期间,电力公司提前做好规划布局,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经测算,年共减少码头碳排放余吨、二氧化硫余吨、氮氧化物余吨,一年下来还节省成本万元。

今年,国网江苏电力将服务举措再次“升级”,通过提供一体化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港口从发电到用电的全方位绿色发展。6月30日,江苏省内第一家分布式风电综合能源管理项目在江阴港正式并网,开创了江苏省内分布式风力发电综合能源服务新样本。

本次分布式风电项目一期项目在江阴港港口集团建设三台米高度全钢塔筒低速智能风力发电风机,总容量达千瓦,采取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形式接入港口集团35千伏变电所。投运后预计为港口集团提供的绿色电力可达港口运营所需电力的一半以上,降低用电成本近20%,创造经济效益约1万元。

升级农网共守乡愁

7月28日,一辆南京牌照的旅游大巴停在南京八卦洲假日山庄门前,市民游客在山庄内,吹着空调,吃着农家菜,享受周末欢愉时光。假日山庄是这里出了名的农家乐。得益于坚强配农网建设,该农家乐从5年前的只能容纳20人就餐的农家小院,升级成如今可同时满足余人采摘、食宿的大型农庄。

无论蓝天,还是碧水,核心要义都是让广大人民过上美丽生活。为此,国网江苏电力全力建设一流配电网、推动农网改造升级,用电气化新生活支撑起广大城乡居民的美丽乡愁。

早在年、年,国网江苏电力就在国家电网系统相继率先解决“低电压”、配电网“卡脖子”问题。

年,国网江苏电力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坚决打赢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两年攻坚战”部署,开启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年7月,提前三个月完成了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通过新建和改造配电台区、中低压线路以及户表改造,农村供电可靠率达到99.%。

在此期间,国网江苏电力还重点打造了个美丽乡村供电示范区。示范区内,居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4.5千伏安,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此时的东浦村,如同一幅古朴、美丽的山水画卷,崭新的变压器和导线与一处处灰瓦白墙徽派村居一同掩映在蓝天白云之间,美丽电网扮靓古迹村庄,共同演绎出一篇和谐的乐章。

然而,“强大”又现代的江苏农网中,长期存在一薄弱地带——农垦地区电网。长期以来,18个属于江苏省农垦集团下属农场仍保持自建自管内部电网的体制。由于长期缺乏投资,农垦地区电网仅相当于公用电网20年前的水平。从年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来看,年,农垦地区为千瓦时,远低于全省.4千瓦时的水平。东坝头农场位于盐城市大丰区南部。年夏季,因为电力供应跟不上,空调无法开启,与相邻国家电网供应区反差太大,农场老百姓怨声载道。

自年开始,经过与江苏省农垦集团的反复协商,国网江苏电力接收所有18个农场电网资产,计划通过3年时间,实现国网江苏电力对农场电力客户直供直管到户,使农场电网水平达到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技术标准,推动农场地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7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