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前景 >> 卫生陶瓷企业的供应链计划管理
卫生陶瓷企业计划排产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区别于传统的离散制造行业,陶瓷行业在生产管理上有其独特的地方,表现在:
产品质量的合格率波动大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步骤比较多,影响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从“人、机、法、料、环”来分析,其难以标准化管理,比如季节不同,原料的批次和颜色料不同,加工的设备不一样,这些因素都会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产生影响,从而带来生产管理上的复杂性。需要考虑生产的经济性和制造的产能约束A.需要考虑换模和换线的影响陶瓷行业的模具成本比较高,通常一个模具试用达到一定的注浆次数后,才会换模,换模或者换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质量损耗,为了降低损耗,能换模的就不换线。注:“换模”指模具生命周期后,后续生产的产品不变;“换线”指模具生命周期后,后续生产的品种变了,相对来说,换线带来的调试时间会更长。B.需要综合考虑窑炉的产能约束窑炉作为生产的一个核心环节,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并不会停工,往往在春节期间进行检修,虽然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在范围内调整窑炉的速度来尽快满足需求,其最大产能是有限的,因此要求成型计划制定时,必须考虑窑炉的车辆产品摆放,考虑窑炉的产能约束。成型生产管理的特点灵活多样生产工艺类型上,通常有地摊、立交、低压和高压这几种,每种类型下又有不同的产线,这些不同的产线在生产管理上有不同的特点,有的可以拼线,有的不可以拼线,拼线有拼线的约束规则,注浆数,摆模数,合格率,工作日历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计划的相关因素。生产顺序和要货顺序的精益管理卫生陶瓷其体积大,产品易损,如果生产的顺序和客户要货的顺序不匹配,必然会导致中间的管道库存大,那就需要一定的场地来存放,而存放时间长了以后,在发给客户之间,需要做二次搬运,二次清洗等工作,这些过程中可能会带来产品损害,从而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损失,因此需要尽量减少存放的时间和搬运的次数,最好的模式是生产完后立即被客户要走,进而对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要求比较高。把这么多复杂的计划相关因素捆绑在一起,面对零散的客户需求,生产管理会变得非常有挑战,同时计划人员的培养非常困难,计划编排的结果好坏极度依赖于计划员的个人水平,另外计划信息不能快速联动,对于过程的异常(如订单取消,采购物料来不了),不能实现敏捷响应,同时手工编排,信息流之间没有集成,导致生产管理也难以成体系,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为了解决陶瓷的生产计划管理问题,很多企业启动了ERP项目,寄希望于通过ERP系统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库存的周转率,从而构建敏捷型供应链,打造差异化的供应链竞争力。
然而在实际客户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项目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可能受限于顾问的行业积累和项目的特点,我们在调研过程中看到的解决方案是标准的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传统ERP解决方案这种标准的解决方案,落地时无法应用,所以很多企业在实施ERP后,计划依然依赖于计划员体外的Excel编排,ERP变成了一个财务系统,从而没有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企业花费了很多钱,实在可惜。
基于行业的痛点,正维研发了陶瓷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对成型计划的优化,考虑烧成约束,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过程合格率情况和生产执行情况,动态地更新成型计划,以此向前更新模具的生产计划,向后更新施釉、烧成、品检计划,构建透明供应链,敏捷响应客户需求。整体方案概览图如下:
陶瓷ISC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对成型计划进行动态排产,同时实现和烧成计划,施釉计划,品检装配计划的联动。
成型计划排产方案以成型计划为龙头的集成计划体系(模具、成型、施釉、烧成),实时,联动,防呆,精益。
通过业务的梳理和系统的落地,提高陶瓷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优化细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