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优势 >> 廖设生建盏,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艺术
华夏匠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廖设生
年出生,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恢复后首个传承单位—建阳瓷厂建盏烧制人,廖设生从事建盏的研究30余年,他把传统柴烧与现代陶瓷生产工艺相结合,最早运用电炉烧制建盏油滴斑纹,廖设生对建盏烧制工艺和传承有其独特的理解,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传承。
“建盏热”悄然兴起在传承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来创新
年从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陶瓷工艺专业毕业后,廖设生被分配到建阳瓷厂任技术员。规模宏大的龙窑遗址,精美异常的碎瓷片,常勾起廖设生对当年繁荣兴盛场景的无限遐思。
此时,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省轻工研究所和建阳瓷厂等有关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公关小组研发的仿古建盏已获成功。年轻的廖设生勤学好问,不管是釉水的配比,还是烧制温度的控制,老技术员们都乐于指点一二。每年都有专家学者来到瓷厂搞产品研发,廖设生总是抓住机会向专家老师们讨教,不久,年轻的廖设生就成为建阳掌握烧制建盏技艺三人之中的一个。
作品星空油滴盏年,廖设生创办了“华生建盏陶瓷有限公司”。为了推动建盏文化产业的发展,建阳区委、区政府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年5月“建窑建盏制作(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阳市建窑建盏协会正式成立;开展建盏文化交流活动;组织茶博会、工艺品交易会、文博会等。一股“建盏热”悄然兴起。
创办华生建盏短短3年时间,廖设生就研发出兔毫盏、银毫盏、油滴盏、兔毫茶具、油滴茶具、油滴花瓶等一系列产品。其烧制的建盏古风十足,胎体厚重,纹路鲜明优雅,擅长银兔毫和蓝油滴的制作。代表作为蓝油滴大花瓶,滴满而密布,在建盏界中广受好评。
目前,廖设生觉得自己精力主要是想把传统的传承好,在把传统的东西传承好发扬好以后,争取搞一些创新。比如像现在祥云柿红花纹可以说是传统上面的一个创新,现在用电炉可以做到完全氧化,以前传统的柴烧是做不到的,烧出来的会有些褐色的,没有现在电炉烧的这么鲜艳。
他认为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因此廖设生创作的作品在胎体加工上比传统更加精细:一个是坯料更加精细,一个是整体品相更加精细,同时在斑纹上既要传承更多样化,让大家有更多地选择。铁系釉变化无穷,潜力很大,廖设生一直在不断实验中,希望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斑纹。
作品祥云柿红建盏斑纹自然奇特,变化无穷每一次烧盏都有所期待
建盏是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陶瓷艺术。廖设生的建盏作品的特点是金属感强,结晶花纹颗粒大,斑纹清晰,温润晶莹,釉面自然,色彩柔和,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成熟的工匠可以依据丰富的经验来自如掌握上釉的厚度,若是釉太薄,烧制出来的斑点美感便会不足,比如兔毫的纹会偏短,影响美观。而若是上的釉太厚,釉便会顺着坯体流下粘底,破坏整体造型。
对于建盏的烧制,廖设生表示,建盏坯和釉的配方不是一成不变的。建盏的烧制还有一个主要的条件,它必须在还原气氛中烧成,气氛直接影响釉面斑纹的质感和晶体的色彩,气氛过重晶体就隐了,呈现不出来;过轻晶体就为褐色或灰色不好看。只有控制得好才能呈现银斑或银蓝等丰富的色彩。
建盏的釉属于我国古代结晶釉的范畴。在窑炉烧制过程中,由于火候与气氛的原因,器物会呈现出各种自然奇特的花纹,巧夺天工,变化无穷,令廖设生深深着迷。
建盏烧成时斑纹自然生成的,其实每一件成品都是孤品,所呈现出来的图案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廖设生每次烧炉到出窖心里都会有所期待。
廖设生的建盏作品获得许多业内行家的认可,在北京、福州、厦门等地迅速打开市场,产品供不应求。如今,华生建盏特别是高端的全手工、全灰釉产品,往往是还没出炉,客商已等在家中。廖设生认为,现在传承整个行业,政府都很重视,他也正在跟大家一起把整个行业做起来做大,而从传承来讲,不但要恢复这个技艺,还需要宣传,让大家都了解这个东西,进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建盏事业也会“曜变”,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作品两仪盏现在廖设生也在积极培养建盏传承人,劝说在外做生意的外甥陈玉锋回来帮忙。廖长生认为,年轻人条条框框少,能大胆尝试各种原材料,往往带来意外惊喜,相信年轻一辈一定能把建盏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并越做越好。
编辑
华夏匠人
图片
华夏匠人廖设生作品
·END·
『华夏匠人』
——匠心·传承·技艺——
传播匠人精神
小程序搜索“华夏匠人”
或前往应用商店下载
分享美好的匠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