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名人朱锫用最少的能源,建造最正确建筑

发布时间:2023/2/20 23:44:14   

“我们用最少的能源,去建造最正确建筑”

《名人面对面》

专访

朱锫

这组由窑炉变形的建筑群,是朱锫的新作——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直到我们来到景德镇,这里施工也没有完全停止,晚上七点,朱锫下了飞机,就立即赶往工地去查看。

能够邀请到朱锫来设计博物馆,项目甲方显得非常期待——作为建筑师,朱锫有着包括“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五位(五十岁以下)建筑师之一”的众多荣誉,“数字北京”、“深圳OCT设计博物馆”、“大理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朱锫的作品也很具有辨识度。但是在工地现场,朱锫还在为漏水等施工细节,和工人反复沟通。

“数字北京”

朱锫:觉得进展太快了,很显然就不健康,我觉得有的项目就非常糟糕。当所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建筑师往往是一个牺牲品,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建筑师特别希望这个建筑是好的,是希望它能完成它的使命,当然会带有自己的偏颇之处,但他绝对是无私的。他绝对是希望把它建造好,把它给做好。但问题出来的时候,所有的责任都是建筑师的。很多人认为你把施工图给了我,只要是在上面边改一点就是你的责任,这样一来,实际上建筑师的所谓动态的创造性,就大大地减少。因为建筑是因势而为,随着这个建造你要做出调整,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

朱锫认真,甚至有点较真,也许在青年时代这就是他的特质:当年,朱锫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教给学生的对不对,于是放弃教职去美国继续学习。

朱锫:我进入到美国的一个事务所,我的第一个设计是一个车库。我特别认真地研究这个车库的细节,这些清水这些构造,我觉得是特别完美的,车如何利用一个特轻的板,如何最节约空间,车怎么停下来,如何有光线。当我把这些东西提出来的时候,跟业主第一次汇报,包括我们的设计总监就说,朱锫我不是让你拿这个作品来获奖的。业主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4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