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优势 >> 跨界对话越靠近消费者越有价值
造出国内首台电脑横机的慈星股份、首创水槽洗碗机的方太集团、首创安全插座的公牛集团……宁波企业的创新故事可谓比比皆是。
而在佛山南海,无论是业内首创“高铁窑炉”的中鹏热能,首创瓷砖拣选包装自动化设备的鼎吉包装,还是研发出荧光导航内窥镜的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案例同样随处可见。
两座城市一南一北,却均是民营经济的沃土,更是引领国内制造业创新的弄潮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时,通过创新找到新的增长点,不约而同成为两座城市的共识。
在佛山南海·宁波慈溪制造业隐形冠军论坛上,“跨界”“创新”成为分论坛之三“跨界对话突破创新”的高频词。在两地隐形冠军企业家分享各自关于创新心得的同时,做精做专、极致突破的创新策略,也得到进一步的凝聚和巩固。面向未来,两座制造业重镇仍将在创新突围的征程上守望相助。
●南方日报记者王谦
制造突围创新成两地共识
近年来,两地不约而同加快了制造业创新突围的步伐。从“十三五”开始,慈溪提出构建完善以家用电器、机械基础件、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传统支撑产业和以智能装备、新材料、生命健康为代表的新兴产业“3+3”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地区智能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南海则开始倡导“跨界共享+优势互补”,大力引入培育优质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商、产业联盟等,推动产业链升级再造;政府部门还加大力度鼓励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速产业转型升级。
持续不懈的投入,已经在两地初显成效。但最为可贵的,是创新精神已经深入两地企业家的心魂,更成为两地企业家突破发展瓶颈的首选项,为企业开拓出新的增长空间。
在慈溪,方太集团看到国内厨房面积的紧张,设计生产了集水槽、洗碗机、果蔬净化机三种功能于一体的产品——水槽洗碗机,年首款产品上市后,第一年市场占有率便达到33%,三年平均增长82.6%;
在南海,看到传统窑炉操作环境的灼热与脏乱,中鹏热能想到了研发不烫人的“高铁时代”窑炉。最终,这款窑炉在能耗、人机功效、环保、智能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优势,还支持工人通过手持控制终端远程查看运行状况,中鹏热能也跻身业内营收的全国前三强。
“优秀的企业家要有能力把企业带离舒适区,进入陌生领域开疆拓土。”在分论坛“跨界对话突破创新”上,宁波祈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曙光说,“不主动进入,新的领域就会倒逼你进入。”
祈禧电器是浙江小有名气的净饮水设备及核心配套产品专业厂家,曾为海尔、美的、安吉尔等代工。当智能化浪潮来袭时,祈禧电器果断进军物联网智能家电,最终登上荣耀亲选、小米有品等新兴平台,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振军则指出,只有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创新生产方式,企业才能永葆品质及效率优势。
“企业家的价值本身就在于毁灭性的创新,只有通过不断毁灭性创新才能够让自己脱胎换骨,让整个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广东制造业隐形冠军(南海)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晓佳说。
共谋创新聚焦用户是根本
创新成为两地企业界的共识后,如何实现精准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论坛上,来自慈溪和南海的两地企业家均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各自的创新策略,也从侧面展现出两座制造业大市在创新上的不断探索。
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用户”不约而同地成为两地企业家创新的出发点——通过创新产品和商业模式,一方面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空间,这一理念和实践,成为分论坛之三的高频词。而产品的创新,需要创新者不断借鉴吸收新的经营理念,更要夯实作为基石的产品品质。
“以前都给别人做,这次做的是自己的。这次‘双11’,从11月1日到11日,我们实现了约万元的销售额。”方曙光说。
复盘一路走来的历程,方曙光发现,改变首先来自用户思维的革新。“离用户而不是客户越来越近,我们的商业模式就得到了升维。”方曙光说。
同样是基于用户思维的创新,年开始,中鹏热能还加快推行设备“上云”战略,只需手里拿着便携遥控器ibox,陶瓷厂工人们就能随时随地获取陶瓷窑炉的各项参数,一个人就能对多条窑炉进行监控,帮助用户解决了窑炉监测的难点。
“我总结的创新理念主要是三个:原点、跨界和微创新。我认为,创新应该从客户的原始需求出发,从事物演变过程的原始机理出发。”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鹏说。
创新还可能来自跨界。佛山市鼎吉包装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智勇就从啤酒生产线得到启发,首创出第一代瓷砖拣选包装自动化设备。不仅可以帮助瓷砖企业提高包装速度,还能节省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益。
“在对6家宁波企业的参观中,我试图从现象背后看到逻辑,思考哪些理论我可以借鉴。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知行合一’,我也把企业变成一个实验室,实践、尝试自己的创新想法,这个过程很辛苦,但我乐在其中。”彭智勇说。
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创新都不能脱离产品品质而独立存在。在祈禧股份,公司开展电商业务后,深夜23时的一个用户差评都可能引起方曙光的失眠;在中鹏热能,公司把售后服务做成了加分项,获得了更多客户的认可;在新海集团、方太集团、德鹰精密等调研企业,都能看到入门处醒目的“浙江制造”巨幅LOGO……
“创新最基础的就是品质,没有了品质,谈什么都是假的。”万鹏说,“这次调研,6家企业都通过了‘浙江制造’品质标准认证,这让我看到了成为隐形冠军企业的共性。”
跨界突破练好内功迎风口
存在较大的用工需求,尤其是对有一定技能的熟练技工,这是传统制造业的鲜明特点之一。随着时代变化,上一代技工逐渐老去,新生代工人却数量短缺,企业开始面临用工短缺、成本上涨等窘境。
面对这一状况,宁波企业选择了自动化和数字化的综合解决方案。公牛集团、新海科技等多家企业均采用了数字化新技术,甚至对工业互联网开展前瞻布局,这些生产领域的创新实践同样引起了南海企业家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