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市场 >> 新石器时代晚期,轮制技术高度发展的龙山文
龙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历城龙山镇而得名,距今约—年。龙山文化以精美的蛋壳黑陶最具有特色,达到了新石时代制陶工艺的顶峰。龙山文化遗址从发现以来,在山东、陕西、河南等地又相继发现了众多同一时期的文化遗存,由于各地区的文化面貌不完全一样,时间跨度较长,分布区域也非常广泛,有部分学者提出将龙山文化通称之为龙山时代。对龙山时代的问题暂不做展开讨论,只针对艺术特征明显的典型龙山文化即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进行论述。
山东龙山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聚落等级化明显,礼制已经出现。手工业的成就显著,出现了少量青铜器。陶器生产中,形成了完整的陶器制作工序,掌握了极先进的制陶技术,能够制作出精湛的陶器。龙山文化的陶器薄厚均匀,质地坚硬,色泽纯正,造型优美,装饰素雅,种类繁杂,器形的耳、鼻、流等附件配置恰当。
高度发展的制陶技术
山东龙山文化制陶从选料、制坯成型到烧制的整个工艺流程,都显示出了高超的技术难度。特别是制作精良的黑陶,更有“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的美誉。龙山文化陶器的胎质有夹砂陶、泥质陶和细泥陶三大类,对于制作陶器的陶土多经过精心的加工。夹砂陶的陶土加工,只需把陶土浸泡后,筛选出夹杂,再掺入适量的细砂,调匀后即可使用。一般的泥质陶的陶土,先要把陶土进行浸泡,调成浆状,再滤去漂浮杂质,待陶土沉淀后,将水放掉,成为可用的较细的泥质。细泥加工时,先把陶土浸泡成浆状,经过多次搅拌,除去漂浮杂质后,把稀泥浆过滤并提纯,待其完全沉淀,将水放掉,成为细泥。
快轮制陶法在龙山文化时期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将这一技术推向高峰。利用快轮成型的陶器,造型十分规整、器壁薄厚均匀,有的器壁薄若蛋壳,厚度仅0.3—1毫米,显示出专业手工业者制陶的最高水平。
龙山文化精美黑陶的制作与陶器烧制技术上的进步分不开。龙山文化陶器烧造时,蛋壳陶杯等高档陶器,为了陶器表面的洁净,和防止窑炉内燃烧气流的冲击和火焰的舐烧,已经开始使用匣钵。山东龙山文化的陶窑构造有了很大的改进,在山东省在平县教场铺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一处保存较为完整陶窑遗址。龙山文化的陶窑主要有横穴窑和竖穴窑,横穴窑的火膛位于窑室的下前方。竖穴窑的窑室则位于火膛正上方,火焰从窑底直接上升到窑室,将陶坯加热后,热量从窑顶排走。四周的窑壁有保温的作用,所以烧成温度较高。竖穴窑的窑烧温度可达到摄氏度。烧成的陶器胎体质密且坚硬,敲击有金属声。
山东龙山土化的陶工们掌握了较高的还原焰烧制法和封窑渗碳技术,从而烧制出了漆黑光亮的黑陶。陶坯烧成后能否呈黑色取决于窑炉内在烧成时的火焰气氛。陶窑点火燃烧后,在窑炉内形成一个与外界不同的大气环境,称为火焰气氛。窑炉内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强氧化过程,窑炉内的空气因燃料的燃烧而消耗。若窑炉通风不畅,导致氧气不足,燃烧不充分,就会有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一般将一氧化碳含量大的窑炉气氛称为“还原气氛”,反之称为“氧化气氛”。黑陶坯体原料富含成分铁元素。铁元素在缺氧的环境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碳元素结合了氧化铁中的氧离子,变成二氧化碳溢出,同时氧化铁被还原成为氧化亚铁,而氧化亚铁呈黑色,所以陶器烧制成型后呈现里外均黑的黑陶效果。
多样的陶器造型
龙山文化陶器的种类主要有杯、鬻、盆、鼎、輙、罐、壶、盒、豆、缸、會等。陶制饮食烹饪器具的盛行,和当时人们食物的多样性,饮食加工方式复杂性之间有直接的联系。龙山文化的陶器的种类丰富,根据用途和功能可以划分为炊煮、饮食、汲水、储盛四大类。
炊煮器主要有鼎、飄、鬲和尊等。炊煮用器为了耐火烧,多为夹砂陶。大部分的炊煮器底部和足部都有烟熏痕迹,内壁常留有水垢。其中,陶制蒸算的造型较有特色,有的为圆饼形,直径较小,中间厚、周边薄,有许多锥刺的小孔,有的在中央还有一个小钮。还有的陶算,形体较大,有圆形、长方形。圆形的周边有“墙”。长方形的可能是烤算,在陶算两端的算面上长条形的梁,底面多有烟烤痕迹。
饮食器多为泥质陶,器表多经过磨光处理,内壁较光洁。饮食器根据用途分为:用于盛放菜肴的盘、盒、豆等,陶器的器腹一般较浅。盛放主食的碗、盂、钵等,器腹一般较深。龙山文化用饮水和饮酒的器物的种类较多,制作精致。主要有杯、盂、尊、鬻等。解形杯、盂形杯、盘口杯和盅等器形较小的陶器应该是专门用以饮酒的器皿。陶鬻是山东龙山文化代表器物之一。陶鬻有白陶、黄陶,有的器表还施以黄白色和深红色陶衣。对于陶鬻的用途学者多认为是水器或酒器。在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发现的陶篱大部分内壁有白色水垢,裆部及流下部有烟熏痕等现象,学者们推断其为烧水的器具。也有学者意见认为其它是酒器气龙山文化的汲水器主要是折沿罐罐高一般20—30厘米。折沿下可系绳用以汲水。
盛储器主要小型的三足盆、圈足盆、带流盆、鼓腹盆和囂等。这类陶器大小适中,便于搬动。器底多为大平底、三足、圈足。大型的盛储器主要有罐、瓮、曇等。器形较大,适合储物。
龙山文化时期由于礼制的出现,一些实用功能的陶器,往往陶质细腻、制作精细、器表磨光,器形缩小,被赋予了礼仪用器的作用。例如:在居址遗址及墓葬都有出土的高柄杯、平底壶、敞口平底盆、平底盆、三足盆、中口罐、直口罐、子母口罐、豆、罐形鼎、甌、鬻等陶器,明显经过特别加工。这部分陶器从简单实用的生活器皿向制作精细、造型复杂的礼器转变。
同时,龙山文化也出现了专用的礼仪用器,这类器物往往是制作精良的蛋壳黑陶。这类蛋壳黑陶,陶胎极薄,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并不具实用价值。蛋壳陶在龙山文化墓葬中的出土量并不太多,只为少数人所垄断使用,是贫富分化、等级差别的象征,是专用于礼仪的陶器。
龙山文化的陶器大多数陶器的器表经过精心的打磨和抛光,器表光亮平洁。陶器的装饰手法多样,主要有拍印、刻划、镂孔、竹节纹、附有堆纹等。拍印的纹样有篮纹、绳纹、方格纹等。多数的陶器在轮制过程中,往往在器皿上形成凹凸的弦纹,富有节奏的美感。陶器的流、口、肩、腰等部位,常常粘贴对称的小泥饼、小耳、盲鼻等附件。附件除了功能性外,还使得器物造型富有变化。
龙山文化陶器的色彩单一,胎色较深。因此,龙山文化的陶器多以造型优美取胜。龙山文化的陶器造型多样,品种繁复,为之后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奠定了基础。龙山文化陶器中多有带流的器物造型设计,如带流罐、带流壶、带流盆、三足鬻等。流口较长,多为凹形,这样的造型设计便于液体的倾倒。其中,以三足鬻为代表,造型大方美观,设计合理。三足篱一般有一个鸟嘴形的长流,向上斜伸。把手多制作作成各式的粗绳样式,三个袋状足。
陶鬻长流的设计利于水(酒)的倾倒,三个袋足的多呈等边或是等腰三角形,三个支脚的设计是最具稳定性的。袋足的设计不仅增大了容积,还有利于扩大受热的面积。龙山文化单把杯的造型设计较有特色:单把杯的造型多为敞口、直壁、宽把手,凹底。时间越晚杯身越粗矮,把手的位置也向下,杯柄的宽度也越大。杯身常饰有弦纹。
龙山文化黑陶中蛋壳高柄杯的造型优雅。高柄杯的器形由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个部分组成。蛋壳高柄杯黑陶,胎质细腻,质地坚硬、表面漆黑发亮。这类高柄杯的制作难度较高,杯部和器柄分别用快轮法制作成型,然后再粘接成一体。器杯沿最薄处可达0.1—0.2毫米,由于胎体轻薄,整体重量多在40至70克之间,最轻的只有30克左右。
高柄杯的造型丰富,盘口多为大宽沿呈浅盘状或小宽沿的浅盘状。杯部有小浅盘状的杯、直壁的盅形杯、直筒状的圜底杯等,杯底由圜底逐渐转变为嵌入柄内的细长尖底。器柄的造型多样,有管状、筒状、束腰状、纺锤形管状等,基本造型呈现出由粗短筒状转化为内束的细竹节状的变化。器柄的器壁多有转折,棱角突出,弯转得当,表现出几何形的美感。器柄上常装饰着规律排列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楔形等镂孔。还有弦纹、竹节纹、水波纹、刻划纹等装饰,刻划纹的图案有纵横交错的方格形、菱形、圆形等。器柄的上的装饰花纹与镂孔相辅相成,优美和谐。器底有平底、喇叭形、圈足等样式。高柄杯的整体造型为大盘口和小圈足,这种造型设计导致头重脚轻,容易倾倒,说明基本不能实用,是用于特殊场合的礼仪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