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强省会产业连连看加速迈向三个1

发布时间:2022/10/22 14:58:10   

全自动辊道窑炉,精确控制烧结温度、烧结时间,送气、排气设施一应俱全……走进地处贵阳市开阳县的贵州安达科技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绿色无排放生产工艺映入眼帘。

工作人员正在作业

“以1小时生产1吨磷酸铁计算,1分钟可收获产值近元。”该公司总经理助理罗寻介绍说,智能化制造技术为生产效率及质量带来了保障,目前年产能可实现4万吨磷酸铁、2.5万吨磷酸铁锂,年产值达到15亿元,主要向比亚迪、中航锂电等企业供货。“磷酸铁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重要前驱体,磷酸铁锂是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作为一家生产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企业,贵州安达的前身以传统磷化工为主,依托开阳县本地的磷矿产和当时良好的市场价格,形成了相当可观的资本积累。”罗寻说,年,公司立足原有的磷化工优势,转型研发磷酸铁产品,得到新能源汽车公司比亚迪的青睐。年,磷酸铁锂产品问世,标志着安达向动力电池材料制造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车间采用智能化生产减少了大量人力

“这场跨界令公司陆续投入近1亿元资金。到了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崭露头角,公司毅然拆除传统黄磷生产线,全力进军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完成了新三板上市。”在罗寻看来,这是值得在企业发展史上特别书写的一笔,是对企业转型发展的又一次肯定。正极材料循环及安全性能较高,是制造动力电池中关键的功能性材料,占动力电池整体成本的40%。“十四五”时期,贵州安达的目标是实现“三个10万吨”:年产10万吨磷酸铁、10万吨磷酸铁锂,加快推进10万吨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建设,进而延伸动力电池产业链。届时,公司年产值可达50亿元,解决余人就业。

公司生产的磷酸铁、磷酸铁锂

贵阳市于年出台《动力电池产业链专班工作方案》,成立动力电池产业链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组、技术咨询组、招商引资组、项目推进组、督办督查组五个专项工作组,共同协调推进动力电池产业链建设相关工作。目前,全市有4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5个动力电池在建项目。下一步,贵阳市将重点支持锂离子动力电池、磷酸铁、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产业领域,推动完善全市动力电池产业链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贵阳高新区为核心,辐射开阳县、息烽县、经开区、白云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地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布局;强化市级统筹、区级主体和部门协调,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全市每年引进2至5家产业带动能力强、产能产值可迅速释放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策划:贵阳记者站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唯

编辑罗昌

编审孙晓蓉田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09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