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一家上市制造企业的30年从抛磨起家到科达

发布时间:2023/3/17 5:18:34   

专访科达制造总经理杨学先

一部中国建陶40余年产业化发展的进击史,30年有科达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创新出更适合中国市场抛磨设备,到国产大吨位压机的成功;

从宽体窑炉的突破至整厂工程走出国门;

从资本市场开启股权社会化架构的新模式,到大规模进军海外市场甚至设立海外分公司;

从大规格、薄型化瓷砖技术攻关,到岩板时代智能整线装备创新;

从设备创新迈向泛建材化,到全资收购压机巨头恒力泰机械;

再从依托恒力泰平台创立德力泰科技,到全资收购意大利唯高正式进军欧美高端市场……

29年来,科达的每一步技术、管理、品牌、商业模式的创新,无不对时至今日已经风靡全球的“中国制式”进行着完善与迭代。

对成立于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科达制造而言,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做中国陶瓷进军欧美高端市场、向深度全球化进军的践行者与引领者,成为了最神圣的使命。

01.聚焦制造,科达再出发

年代,随着建陶装备国产化大幕的拉开,中国建陶产业迈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也正是在这股浩然洪流之下,科达制造正式诞生。

在企业创始人卢勤的带领下,科达自年成立之初起,就坚持“高举高打”,以创新、品质、服务、口碑深耕陶瓷装备市场。

▲科达前身“佛山市城区科达五金机械厂”成立。

从五金配件到磨边机,从抛光机到大吨位压机,再到高效节能窑炉,依托不断丰富的产品链,科达迅速成长为中国陶瓷行业设备龙头企业。

尤其是从年成立,到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短短十年,科达创造了中国陶瓷行业企业发展蜕变的“速度奇迹”。

▲科达机电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随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此后十年,依托压机、窑炉、抛磨设备领域不断地技术积累,科达设备供应涵盖传统瓷砖、薄板、人造石材、新型墙材等领域,设备远销亚洲十余个国家,并于年正式并购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实现强强联合,企业的国际化征程再次加速。

▲联合重组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年以后,通过在非洲投建陶瓷厂、成立海外分公司,科达的国际化征程更是不断加速。

年9月,随着对意大利唯高60%股权收购的正式达成,科达的发展也进入了全球化战略的新高度。

“变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在科达制造总经理杨学先看来,时下,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不可逆转的趋势。这两年,科达团队上下也积极自省,形成了一个共识:重新出发,创新变革!

在这股力量推动下,年7月1日,“科达洁能”正式更名为“科达制造”,向外界释放出了聚焦制造业,变革重生的强烈信号,突出公司未来的战略定位——恪守制造初心,继续稳固陶瓷装备制造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年12月28日科达新总部大楼启用。

02.传承与开拓让科达成为平台化领军企业

“不管如何变革,需要继续传承的是科达的创新与开拓精神。”对于当下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变革,杨学先表示,科达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科达人在技术、模式、管理创新与市场开拓上的孜孜以求。

不管是从年第一台陶瓷磨边机,到年第一台陶瓷刮平定厚机;

▲第一台陶瓷磨边机研制成功。

从年第一台瓷质砖抛光机,到年第一台陶瓷大吨位压机KD;

▲第一台瓷质砖抛光机研制成功。

从年科达首条海外陶瓷整线工程出口越南,到大吨位压机KD研发成功;

从年“超洁亮”抛光线、“魔术师”布料系统、干法磨边机、高效节能窑炉,到年大规格陶瓷薄板生产线;

▲超洁亮纳米抛光机研制成功。

▲“魔术师”布料系统研制成功。

从年第一条全自动人造石生产线,到年新型墙材成型装备;

还是从年印度分公司成立,到年科达加纳陶瓷厂、坦桑尼亚陶瓷厂投产,再到年收购意大利唯高60%股权……

在技术创新与全球市场开拓方面,科达始终走在中国设备企业最前沿。

▲科达参加里米尼陶瓷技术展。

更为重要的是,在管理创新上,作为年登陆主板上市的企业,科达在企业的规范化经营与管理变革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尤其是相较于行业内其他上市公司拥有实际控制人,科达早已实现了股权结构的社会化,这让科达在经营管理人的职业化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为科达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优化企业经营模式,改善企业经营结构提供了便利。

对于科达制造未来的发展方向,杨学先认为,未来制造业生存的法则一定是“大而强”或“专而精”两类。

在此战略下,科达通过组织变革及经营思路调整,紧密围绕“化整为零”、“协同共享”的思路,达到了两者兼而有之,各个陶机事业部的“专而精”,也让整合后的科达整线项目充分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大而强”。

杨学先认为,科达作为开放性的大平台,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公司十分乐意在自身涉及面不强的领域,与该领域“专而精”的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为全球客户提供最佳整体解决方案,双方共享行业发展成果,实现合作共赢。

03.岩板之后超厚与超薄瓷砖是设备创新方向

时下,如火如荼的天然气改革潮、一线员工招人难,以及大板/岩板在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不断加剧了陶瓷生产企业对设备高智能化、数字化的诉求。

对于此种趋势,杨学先表示,近年来,行业进入了高水平竞争的周期,企业集中度不断攀升,无论是压机、窑炉、抛磨等设备,市场需求都在往头部企业集中,这对长怀创新与开拓精神的科达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发展良机。

事实上,作为中国装备制造头部企业,科达早在十余年前就开始了大吨位压机的研发与攻关,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年,科达MODULO陶瓷薄板压机研制成功,中国首条××5.5mm大规格薄板在蒙娜丽莎成功投产。

▲大规格陶瓷薄板生产线研制成功。

年8月,科达首台万吨压机在峨眉山金陶瓷业成功投产,最大压制规格达到了×mm,推动中国建陶进入了大板时代。

年,陶瓷行业最大吨位圆缸陶瓷板材压机KD在广东中盛成功投产,最大可压制×mm规格的岩板。

时至今日,科达超大吨位压机级别达到3吨,并首创“皮带+无框模压”成型方式,最大生产规格达到×mm,还可实现真通体数字布料和凹凸岩面的快速转换。

▲KD岩板压机。

“相对大板/岩板出现初期,大规格成型是最大瓶颈,时至今日超厚与超薄瓷砖的成型、烧成、抛磨、包装、储运、仓储会是未来设备技术创新的方向。”对于时下的大板/岩板热潮,杨学先坦言,目前不管是科达还是恒力泰,在超大吨位压机装备上,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选择方案,因此在瓷砖不断迈向泛家居装饰的趋势下,未来瓷砖要继续扩大市场面,产品研发的方向一定不是更大,而是更薄与更厚。

“3mm以下超薄与30mm以上超厚瓷砖的研发是未来科达技术创新的方向。”杨学先介绍,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超厚与超薄瓷砖不管是成型、干燥、施釉、烧成,还是抛磨、包装、运输都与常规产品存在着差异,这些环节相较于传统瓷砖,都是需要重新攻关的课题。

04.“中国制式”将成世界主流模式

自年改革开放中国建陶开启产业化大发展至今,40余年来中国建陶装备经历了从全盘引进到简单模仿,到根据国内市场特色为客户定制化生产,再到今天依靠技术创新占据国内及发展中国家市场绝对主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制式”。

“中国制式与欧洲制式均是其在各自市场中的最优选择。”杨学先坦言,中国制式呈现的特点根植于中国过去长期以来居民消费水平低、城市化发展速度迅猛、瓷砖消费体量大的土壤;而欧洲制式呈现的特点则根植于欧美国家消费水平高、城市化基本停滞、瓷砖消费体量小的土壤。这决定了中国制式必须向规模要效益,而欧洲制式则是向附加值要效益。

▲科达欧洲成立。

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以及中欧建陶产业交流的日益密切,瓷砖领域不管是产品品类、品质要求,还是流行趋势,双方的差异日渐走向了高度统一。

科达制造总经理杨学先:后建陶时代,中国制式将成为世界建陶最主流模式。

科达制造#中国制式#机械#建陶

视频号

“后建陶时代的中国制式向欧美市场进军,一定要更多地吸纳欧洲制式的优点与长处。”在杨学先看来,中国装备近年来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已经证明中国制式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生产模式,但随着产能过剩、消费升级的后建陶时代的来临,中国制式在保留低成本、大产量、定制化程度高等优势的前提下,还亟需吸收、融合欧洲制式原创性、高品质、智能化的特色,使中国制式更加适应欧美市场,从而形成引领世界瓷砖生产模式的“新时代中国制式”。

年12月底,继对意大利唯高公司首次60%股权收购之后,科达对其剩余40%股权实现收购,正式全资控股唯高。

▲唯高展位图。

对此,杨学先表示,中国制式进军欧美市场,既需要在技术、创新、制式特点上再提升、再完善,还须借用意大利的品牌、技术、渠道、团队资源为自己所用,科达全资收购唯高,就是希望以唯高作为科达进军欧美市场的桥头堡,将唯高的意大利思想、技术、团队、渠道、品牌与科达的中国制式相结合,打造具有鲜明“新时代中国制式”的科达模式。

05.原创性创新是中国装备深度全球化关键

多年来,科达在迈向全球化道路中始终实行采购、研发、生产、人才的全球化,以本地化的战略经营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公司。

即便是在建陶发展水平低于中国的印度、非洲,科达也建设了工厂,并在人才、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实现了高度的本土化,在中国制式原则下根据当地市场需求进行本土化生产。

同时对于全资收购的意大利唯高公司,科达仍赋予了其充分的自主权,打造意大利技术、研发、生产、营销团队,实行本土化运营,继续保留了其作为意大利品牌的特点,助力科达制造在全球最高端市场完善了布点。

▲年9月24日,科达收购意大利陶机企业Welko60%股权。

当前,历经40余年产业化大发展的中国陶瓷不仅产业规模成为了世界第一,产业实力也来到了世界前沿水平,全行业“1到”的改良性创新是中国制式最为鲜明的特色之一。

在杨学先看来,全球一体化日益密切的今天,中国陶瓷若想成为世界的引领者,就必须要打造若干家领先性的全球化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与国际最顶级设备企业同台竞技,扩大创新视野,强化中国装备“从0到1”的突破性、原创性创新的实力。

06.去“国别化”是科达全球化最高蓝图

作为中国最大的建陶装备供应商,科达不仅在全球化程度上有着较高的领先性,在科达、力泰、唯高三大品牌的管理上,也有着独特的灵活性。

多年来,科达品牌采取的是单公司垂直管理的模式,装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采取事业部模式,品牌下辖科达机电、成型机械、深加工机械、包装机械、智能仓储、智能物联、切割技术、配件服务等11大事业部,这11大事业部的设备通过高度整合,形成了科达陶瓷生产设备整线解决方案。

而“力泰品牌”,恒力泰、德力泰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存在,他们的压机、原料设备、窑炉装备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独立运作。

恒力泰作为德力泰的母公司和投资者,一般只在定位、文化、价值观等战略层面对后者进行管理,德力泰与恒力泰在品牌、研发、市场经营、团队管理上都有着高度独立性。

▲恒力泰HT在蒙娜丽莎投产。

更为重要的是,恒力泰、德力泰还开创了压机、制粉单机销售以“恒力泰”品牌,烧成、干燥单机销售以“德力泰”品牌,设备整线以“力泰品牌”整体性名义出现的品牌输出新形式。

在唯高品牌的管理上,科达采取的是研发、创新、团队、渠道、品牌继续保持意大利化的原则,对该品牌的经营授予了高度自主权,科达作为集团的核心,往往扮演着组织、布局以及投资的平台化角色,在保持其欧洲制式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向其嫁接中国制式的长处,形成了竞争力更强的“新唯高”。

正是依托这种灵活性,科达集团实现了陶机产品定位对全球市场的全覆盖。

▲科达印度子公司员工。

“去‘国别化’烙印一定是未来科达制造三大品牌全球化最绚丽的蓝图。”对于科达制造的全球化蓝图,杨学先坦言,科达希望成为一家不被行业打上“中国烙印”的顶级装备制造商,未来科达、力泰、唯高三大品牌为全球客户提供的设备,一定是根据客户定位与需求,整合全球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原材料、服务资源下的最优整体解决方案,科达真正的全球化,一定是以“高端装备制造”的整体概念出现在全行业面前。

推荐阅读

“贵3分钱客户就要跑”,西瓦提前迎淡季,已有陶瓷企业停窑

同质化严重、运输费用高昂,进口岩板运营商巧破局

和天安联姻背后,鹰牌在布一局什么样的棋?

某音平台上的瓷砖卖那么便宜,是真的吗?

终端做瓷砖的利润为何越来越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7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