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市场 >> 6条冷门腕表知识看完秒变老司机
钟表发展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如果真要细细的专研起来恐怕短时间是无法了解透彻的,懂得一些腕表偏冷门的知识对于新人而言是可以提高逼格的最简单当时。当然了对于小编这种整日沉浸在钟表海洋的人来说一些冷门的知识也不一定都知道,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上几条有关腕表的冷知识。
玫瑰金和红金一样吗
很多人看贵金属腕表的材质时常常会看到标着“18K玫瑰金”和“18K红金”的字样,那这两者是不是一样的呢?
因为纯金十分柔软,容易变形,并不适合打造表壳,所以人们选择加入少量其他贵金属以增加黄金的硬度。
大家看到的偏红的金表壳就是以黄金加入铜为主,在75%的黄金中加入25%的电解纯铜就为红金,这种比例下形成的18K金颜色最红。而加入银的话,颜色会变浅,加入越多的银,红色就会越浅。当18K金中,银的含量增加到10%,铜退至15%左右的时候,颜色就会比较偏粉,也就成为了玫瑰金。所以,实际上红金与玫瑰金的区别并不大,只是颜色更红而已。
游丝是什么
一个机械表走时是否精准,看的就是它的游丝。游丝部件由游丝、内桩、外桩组成,游丝通过内桩装在摆轮轴上,外装固定在摆夹板上,游丝决定了摆轮的频率和规律性,进而决定其腕表走时的精准度。我们常见的游丝形状,是阿基米德螺旋线,也叫涡旋线。
游丝让摆轮开始工作,摆轮的摆动频率快慢,是由游丝的长度和尺度所决定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摆频。摆轮为游丝上链,过程中难免会有损耗,同时又加上地心引力、磁场、震动等影响,久而久之精准度就会下降,因此大牌腕表们为了提高手表的准度,都花了大力气去研发更好的游丝,比如劳力士的顺磁性蓝色Parachrom游丝,就有极好的抗撞击能力及减小温度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能够长期保持极高的精准走时。
卡罗素
比起众所周知的陀飞轮,也许只有资深玩家才对卡罗素有所了解,毕竟卡罗素确实较为冷门且小众。其实,卡罗素不仅长的和陀飞轮很像,两者关系也非常密切。年,宝玑大师发明了陀飞轮,但是由于陀飞轮制作困难,价格昂贵,问世近两个世纪也仅做出了几百枚而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制表师BahneBonniksen简化了陀飞轮的旋转擒纵装置并为此取得专利,同时把这种装置命名为卡罗素—Karrusel,即英文carrousel“旋转”的意思。遗憾的是,卡罗素比陀飞轮制作更简单,价格更便宜的目的并没有实现,因此卡罗素一度销声匿迹。前几年,宝珀重拾这项工艺,推出了多款卡罗素腕表,虽然吸引了一些注意,但卡罗素并没有“火”起来。
什么是珐琅表
珐琅表代表着永恒的话题和腕表收藏家热爱,还有昂贵到无法想象的价格。珐琅表分为掐丝珐琅、微绘珐琅和錾胎珐琅三种。拿我们最常见到的掐丝珐琅来说就是需要将一根不到0.5MM的金丝弯曲设计成图案,并固定在珐琅底釉的表面上。首次煅烧后,金属丝线勾勒而成的图案会按设计填充珐琅釉彩。
珐琅涂层晾干后,须放进窑炉以超过℃的高温煅烧,珐琅才会与金属基底融合成一体,变得非常坚固、稳定。过程中一旦有某个釉料出现裂纹,则整只表盘报废。制造掐丝珐琅表盘的成功率不到50%,所以十分珍贵,凡是在拍卖会上出现的珐琅表,无一不是拍出天价。
电波表的原理
电波表是人类计时的发展历程中,继沙漏、日晷、机械钟表、石英钟表之后的第五代计时器。电波表将传统钟表技术和高新时频、电子技术相结合,通过接收国家授时中心以无线电长波传送的标准时间信号,经过内置微处理器解码处理后,自动校准计时器走时,使电波钟表显示的时间与国家保持的标准时间自动保持精确同步。最有名的电波表应该就是卡西欧和西铁城了。
德国银
喜欢德国腕表的朋友,可能听过德国银,有可能误以为它是一种德国独有的银。但实际上,德国银并不是银,甚至并不含银。它是“铜、锌和镍的合金”,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时只会缓慢地起作用,同时合金表面会随着时间日久而覆盖一层美丽的黄金锈色,避免进一步氧化,因而可以不经电镀工序。德国银的表面可以不经处理,最典型的品牌就是朗格,它使用的是未经处理的德国银。而同为德国表的格拉苏蒂原创使用的则是镀铑的德国银,在硬度上镀铑的较好,但色泽上未经处理的德国银色泽上更加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