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陶瓷原料市场需要更加专业的供应商
陶瓷原料市场需要更加专业的供应商
秦威
(作者系陶瓷色釉料资深技术专家)
陶瓷行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品种和规格以及含量等差异性因厂而异,陶瓷产品本身并非标准化的产品。但是由于近些年以来的陶瓷产品同质化现象在愈演愈烈,特别是国产化之后的窑炉和压机等各种设备本身也逐步的让产品效仿更加的便捷可行。所以,国内陶瓷产区之间的产品差异化主要集中在原材料的使用时,其他的包括部分的外形工艺和釉面花色等,借助于喷墨打印技术的普及,基本上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便可以实现对于同款陶瓷产品的效仿。因此,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陶瓷原料的非标准化,对于陶瓷厂家之间的差异化留下了可以变通的空间。
陶瓷原料中的部分工业级的产品当前是有国标和行业标准可以借鉴的。比如类似硅酸锆,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铬绿,氧化铁红等不少大众有色金属类的产品是有国标和所属的分类行业标准可以标识的。另外,部分工业级材料针对陶瓷行业和色釉料行业使用过程中,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增加相应的标准细则后,可以作为陶瓷行业的使用标准。作为材料的标准设定条件来说,除了一些主要的元素含量之外,还包含一些粒径,使用检测方法等。但是对于一些釉料常用的长石类的原料来说,矿物本身的不稳定性造成很难统一的制定成标准原材料。同时,结合色料行业本身的特殊性,非标类原料以及一些能够固废利用的材料,使用中即可以解决固废的堆放危害性,还能废物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来看,陶瓷行业对于原料的需求本身是解决产品的生产问题。但是作为原料供应商来说前期做的是消费市场,即使陶瓷企业已经用开的原材料,包括一些标准原料。这样供应商之间无非就是价格和业务能力决定产品的市场销量。而对于陶瓷原辅材料供应商来说,未来要做是开发型的市场。即先找到新材料,再结合行业使用的特点,引导陶瓷企业使用新的材料,包括在研发阶段就介入到新产品研发的原料供应中来。未来的供应商不应只是简单的供应原料甚至熟悉原料本身的性质和参数,而是要针对性地为陶瓷企业开发新的材料和引入新的材料帮助客户创新。
(原创文章,欢迎注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