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定窑能成为一代名窑的原因是什么此观

发布时间:2024/12/24 12:32:22   

在定窑长达余年的历史中,窑工们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制瓷工艺,这是定窑取得成功,成为一代名窑的技术动因。

金代白釉印花双凤纹盘

原料是烧制瓷器的基本条件。定窑的制胎原料主要是与煤共生的一种高铝粘土—“坩子土”。这种瓷土,细腻致密,可塑性强,铁含量低,经过高温焙烧后洁白细腻,是制作精细白瓷胎体理想的原料。釉料是以钙釉或者钙碱釉为主,配釉所用的灰料不是草木灰,而是以石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等为原料的矿物灰。

金代白釉印花狮子滚绣球纹盘

定窑的制瓷工艺流程包括取土、碾土、淘洗、制坯、修坯、装饰、施釉、装烧、祭庙、出窑等几个步骤。定窑碗、盘、瓶、罐类器物主要采用轮制方法造坯,造型复杂的器物及器物上的一些部件、装饰采用模制。

金代白釉印花莲纹碗

北宋晚期以后的印花碗盘等也是先用轮制方法造出毛坯,然后用印模规范器形、模印花纹。定窑的产品大多数采用蘸釉的方式施釉,即将器物浸入釉缸完成施釉。晾釉过程中釉层会流动形成痕迹,即所谓的“泪痕”。

五代时期窑炉

在漫长的烧造历史中,定窑的装烧工艺经历了渐进的变化过程。中唐创烧时期的主要产品青釉、黄釉碗等器物主要采用支钉叠法;晚唐五代精细白瓷采用匣钵单烧的方法,并延续到北宋前期。北宋中晚期出现支圈覆烧法,至金代演进以环形支圈覆烧法为主的装烧法;元代衰落期采用涩圈叠烧方法。

北宋时期窑炉

定窑的窑炉与北方传统的馒头窑(或依其平面形状称马蹄形窑)有所不同,定窑的窑炉具有更大、更深的火塘,发达的通风道和宽大的烟囱,十分适合要求很高烧成温度的定窑瓷器。定窑瓷器的烧瓷温度为摄氏度,高于一般瓷器摄氏度的烧瓷温度。

金代窑炉

从北宋中晚期开始,定窑开始采用煤为燃料,煤的使用提高了燃烧效率,改变了烧成气氛,增强了窑炉的保温性,对于提高装烧量和保证烧成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年定窑遗址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重要的遗迹,包括2座保存较完好的五代窑炉、1座宋代窑炉、3座金代窑炉。这些窑炉大都具有大而深的火膛,发达的通风道和宽大的烟囱。十分适合此类对窑温要求较高的精细白瓷的烧成,具有不同于北方其他地区馒头窑的独特之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0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