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富强德州单日目测瓶子1万只20年一线检测

发布时间:2023/3/23 15:14:48   
白癜风如何治好 http://m.39.net/pf/a_6983854.html

编者按:年,是披荆斩棘、迎难而上的一年;年,是下一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的一年,面临新时代、新阶段,新矛盾、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德州市着力建设“富强、活力、幸福、美丽”新时代现代化新德州。日前,正值牛年春节来临之际,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大众网·海报新闻特推出“我见证!富强

活力

幸福

美丽德州”新春走基层主题策划,以平凡人的视角,聚焦德州在这四个方面的发展活力。

01:0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蒋丽君韩佩轩实习生韩小汐德州报道

吴娟,44岁,山东晶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一名有着20年工龄的一线工人,大多数人对玻璃的印象只是窗户玻璃,并不熟知日用玻璃,也就不了解吴娟这份工作靠得是眼疾手快与敲敲打打。

每逢过年,白酒的需求量便大大增加,而吴娟所在的日用玻璃生产车间主要就是生产白酒瓶子。见到吴娟时已近年关,她依然坚守着岗位,与同事们三班倒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跟随吴娟来到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宽敞明亮的厂房中,一条条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转,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新成型的玻璃制品都要经过工人多个程序的检验及敲打,检测合格后才被允许送到下个车间做进一步的包装。这样的景象,在二十年前是看不到的。

吴娟正在抽检白酒瓶

吴娟回忆起刚参加工作的岁月,“那个时候公司还在迎宾路上,我刚刚进厂,看见车间的环境心里也还是有落差的,一是车间狭小,待遇不如现在高,二是厂房里都还是旧设备,工作区域也是又小又乱,尤其是以前的设备都在烧煤,污染很严重,浮沉、煤渣……工作环境很差。”

如今20年过去了,自年迁厂以来,晶峰科技将搬迁前的八座小窑炉整合为两座大窑炉,大窑炉、多机组能耗显著降低,搬迁后,为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有燃煤全部改为燃烧天然气,工厂整合升级带来的好处在吴娟眼里是看得见的:过去每个车间只有两条生产线,一个车间每天最多生产5万多只白酒瓶,现在一个车间里有十二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40万只以上白酒瓶;设备质量提高了,增加了检验程序,产品质量控制也比以前好得多;工人待遇直线上升。吴娟向记者细数着工厂的变化。

工人正在给酒瓶贴花

介绍完,吴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记者也跟随吴娟学习了白酒瓶的检验,半天的时间,记者了解到,酒瓶是经过了配料、熔化、成型、退火几个环节,才最终进入检验、包装流程。要保证产品质量,需要灯检,用眼看,看瓶身是否有污点,是否有损缺,看瓶内是否有异物;用手模,感受瓶身是否光滑;再敲击,听声音是否有杂质,如此的流程下来,吴娟单日可完成1万只酒瓶的检测。

据了解,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公司和各大知名酒企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古井、洋河等大酒企。春节当前,公司遵循“双保双供”的原则,保证白酒瓶的质量和供应量,以满足市场和酒企的需求。

纵观山东晶峰玻璃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传统产业,还有一段富强史值得一提。它是晶华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年成立以来,晶华集团多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经历了多次改革、改制,终于找到了一条康庄大道。从三个国有企业到成立晶华集团,从一个小作坊式的小企业到现代化的企业,从振华玻璃停产企业到发展势头强劲的山东省重大项目库企业,被德州人所熟知的晶华集团借力改革开放的东风,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转身,向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方向前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8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