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生产成本暴涨,价格战却更趋激烈,建材行业

发布时间:2023/5/31 14:24:50   

未经陶瓷信息网书面允许,禁止转载。

瓷砖生产成本暴涨,价格战却更趋激烈,行业内卷日甚一日。

过去,厂商在终端市场面对面“肉搏”,大家互相比产品、比品牌、比价格;现在,无论是终端一线,还是各宣传平台,厂商之间开始秀“肌肉”、比工厂。

全国建陶行业目前拥有多家陶瓷厂,除陶瓷瓦、劈开砖、发泡陶瓷类企业外,真正拥有原料加工、窑炉烧成的瓷砖(陶瓷板)生产企业只有约多家。

但是,市场上至少有数千个品牌,这些品牌的瓷砖,都是从生产线上下来的,其中不少品牌,尤其是通过贴牌、委托加工的产品,谈到具体的生产工厂,往往讳莫如深,顾左右而言他。

有些佛山周边区域的企业,甚至不惜将砖坯拉到佛山再完成磨边、抛光、包装等最后一道工序,进行产地洗白,以获得“佛山制造”的纯正标签。

在北方陶瓷砖产区,这样的场景早已司空见惯:一条数百米长的窑炉旁边,一溜排开十几家品牌展厅,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佛山品牌。

一条生产线、一家工厂的背后,往往挂靠着几个、甚至几十个品牌。有些是自营品牌,有些则是贴牌、代加工的品牌。这些贴牌、代加工的品牌,通常不怎么宣传自己的工厂和生产线,但在众多品牌“工厂放价”的竞争当中,有时也半遮半掩地亮出“自己”的工厂真容。

一句“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让没有自主工厂的品牌很是受伤。消费者更愿意跳过经销商、分销商,直接从厂家拿货。

消费者总以为直接找工厂买砖会便宜很多,可以省下经销商的中间费用。于是,许多厂商开始纷纷以工厂为营销噱头,打出了“工厂特惠”“工厂开仓放价”的促销口号,向消费者展示其现代化的生产线和强大的产能实力,让其误以为自己买到了“工厂价”。

形象展示图文无关

不知不觉当中,“工厂”成为终端促销吸引消费者、争夺市场份额的营销利器。

对于制造业而言,工厂永远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强大如苹果,是富士康代工还是比亚迪代工,还是有显著差距,特斯拉的超级工厂更是让马斯克在国内市场一战封神。工厂规模越大,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越高,就越能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实力。

在这样的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品控更有保障,成本更有优势。因此,在良莠不齐,真假莫辨的市场当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8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