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未来10年还要淘汰数百家陶瓷厂哪类企业

发布时间:2022/9/30 20:15:01   
白癜风有治吗 http://m.39.net/news/a_5727236.html

未经陶瓷信息网的书面授权,严禁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12月10号下午,《陶瓷信息》报社副总编辑、《中国瓷砖产能报告》主编操儒冰在全国陶瓷人大会上作《巨浪淘沙,谁将胜出》专题演讲。结合瓷砖产能大数据,对近几年陶瓷行业发展的真实图景及未来的淘汰洗牌作出深度解读。

全国陶瓷人大会现场

操儒冰提出:

1、过去三年真正淘汰的陶瓷工厂接近家,淘汰幅度近30%,但是这近家工厂里面,又有-家通过收购、租赁等各种方式被重新易主“盘活”。

2、全国瓷砖产能、产量下滑,很大程度是受外墙砖急剧萎缩影响,撇开外墙砖因素,室内用砖(地砖、瓷片、中板、岩板)的产能、产量仍未达到巅峰。

3、市场需求下滑是行业最大的误判!剔除外墙砖和出口下滑因素,国内室内用砖的需求一直坚挺。

4、虽然陶瓷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年再次迎来近10年产能扩张高峰。这一轮的产能扩张,不仅仅是生产线的新增,更主要的是单线产能的拉大。

5、预计到年,全国建陶工厂数量将缩减至-家。其中,top20陶企将拥有超家工厂,其中top10陶企拥有超70家工厂(因为工厂大小不一样,很难准确预测)。

6、近几年全国不少陶瓷企业,每年都是相同的产量、相同的生产周期,但企业销售额却大幅下降,原因之一是产品越卖越便宜,过去三年间多个瓷砖品类价格跌幅超30%。

7、陶瓷是不是夕阳行业,不是看中小企业,而是看头部企业,头部陶企发展势头强劲,证明这个行业欣欣向荣。同时,市场需求依旧坚挺,市面上也没有任何强势的替代材料,也没有“巨头”跨界进军抢食市场。

形象展示图文无关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讲的主题比较沉重——《巨浪淘沙,谁将胜出》,这也是今年很多陶瓷企业比较关心的话题。

今年我们在制定陶瓷人大会主题的时候,提炼了三个字“淘汰赛”。淘汰赛是一种体育赛制,比如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人气最旺的欧冠联赛,最近小组赛刚刚结束,正在进入“淘汰赛”阶段,每一轮淘汰一批选手,直至剩下最后的冠军。当然,陶瓷行业“淘汰赛”最终胜出的,不是一家企业、一个个体,而是一批最优质的企业,是一个团体。

01大浪淘沙的“十三五”30%陶企被淘汰,其中15%重新盘活

与“淘汰赛”相对应的是“预选赛”。事实上,过去的“十三五”就是预选赛,大浪淘沙,筛掉了一批重污染、无品牌、低品质、低效益、投机取巧的落后产能,留下了家在环保、渠道、企业形象等方面均具有一定实力的陶瓷工厂。

去年,我们把全国家陶瓷工厂全部走访了一遍,发现现在遗留下来的企业,在绿色环保、企业形象、工厂环境、硬件设施、产品展示等各方面相对都做得不错,否则也很难存活到今天。

“十三五”大浪淘沙,一批落后产能被强制关停退出。

家建陶工厂,可能大家觉得数量还是比较多,但我们把它进行分解,实际上集中度已经大大提高。

一直以来,行业把建陶等同于瓷砖,实际上建陶包括陶瓦、劈开砖、发泡砖、瓷砖等。陶瓷瓦企业全国现在是家,再加上劈开砖、发泡砖、透水砖等企业,大概一共有家,这类企业和瓷砖,虽然同属建陶行业,但二者不在一个赛道上,相互之间不存在竞争与淘汰关联。

剩下的家工厂,又有大约家是隶属于同一陶瓷企业或集团,比如东鹏一家公司,在全国拥有6家工厂,还有很多陶瓷企业拥有2家及以上的工厂,把这部分同属于同一企业的工厂剔除,只计算一次。全国真正拥有窑炉的瓷砖企业大致只有家,平均每个省份20多家。

“十三五”的大“浪”,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环保重拳,一个是市场剧变。环保,主要是砍产能、退城入园、煤改气、排放提标……“砍产能”最典型的是山东淄博,瓷砖产能从12亿㎡砍到2亿㎡,“退城入园”最典型的是四川夹江。

市场的剧变,包括渠道裂变、消费升级、产品迭代、需求增长减速……在渠道方面,很多企业重度依赖批发、贴牌、零售,但过去几年工程渠道、电商渠道、整装家装渠道蓬勃发展,很多陶企未适应这些新兴渠道,逐步被市场淘汰。

还有消费升级。过去的“十三五”,消费趋势逐步从欧式向现代简约转变,但很多陶企没有适应这种转变,直到现在很多陶企的展厅依旧是金花米黄的地面,搭配欧式的大沙发。在消费趋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当下,我们走访一些企业的展厅,仿佛穿越到了10年前,展厅外立面与内部展示10年过去,一成不变。

其次是产品的迭代,比如产品规格从、升级到×0mm、×0mm。过去五年,产品的迭代升级非常快,但是很多企业没有与时俱进,生产的产品与五年前相比没有任何的改变与调整,逐步跟不上趟,被市场淘汰。

过去的“十三五”,行业洗牌与淘汰有多剧烈?仅仅是-三年间,全国就净减少家陶瓷厂条生产线,减幅为15.4%。实际上,这里是净减少,因为有退出,也有新增和“复活”。

还有一组更能真实反映洗牌与淘汰之剧烈的数据。过去三年真正淘汰的陶瓷工厂接近家,淘汰幅度近30%,但是这近家工厂里面,又有-家通过收购、租赁等各种方式被重新易主“盘活”,有的工厂还被易主多次——“铁打的陶瓷厂,流水的经营者”。体现在最终数据上,只净减少家。

大“浪”过后,头部、腰部、尾部企业层级逐步清晰。年之前,陶瓷行业几乎没有“马太效应”、头部企业的说法,那个时候行业高速发展,大企业大发展,小企业小发展,每家企业都有增长的机会。但是年以后,行业逐步有了头部企业、马太效应的概念,特别是最近两年,这种说法更加火爆。

还有头部品牌矩阵、“种子选手”雏形初现。陶瓷行业的头部品牌、十大品牌有哪些?现在在佛山问10个陶瓷人,有8个人的答案是一样的,行业对于十大品牌的认知已经逐步形成,并且越来越众口一致。而在年以前,问10个陶瓷人,有8个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过去有实力角逐十大的陶瓷品牌,全行业超过30个,很多品牌实力差距不大,但现在可能只有12个左右,最多不会超过15个,差距已经逐步拉开。

形象展示图文无关

02三年超条生产线退出但瓷砖产能过剩压力未缓解

过去的“十三五”,陶瓷企业及生产线的淘汰非常剧烈,很多陶瓷人认为,这么多企业及生产线退出,剩下的企业日子会更好过,瓷砖产能过剩压力会缓解,但实际上瓷砖产能过剩压力未有任何缓解,相反愈演愈烈。

虽然近几年全国瓷砖产能、产量均呈下降趋势,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分解来看,主要是受外墙砖产能、产量及需求量大幅下滑的影响。年以来,全国各大城市高层建筑外墙砖脱落事件频发,伤人损物的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城市针对外墙砖使用制定“限高令”、“禁用令”。

年全国拥有条外墙砖生产线,外墙砖年产能达20.1亿㎡,到年全国外墙砖生产线缩减至条,产能仅剩10.5亿㎡。六年间,全国外墙砖产能“腰斩式下滑”,减少近10亿㎡。

年,外墙砖再次遭到国家政策的严峻挑战——7月份住建部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到15米以上工程不得使用外墙砖。可以预见,未来外墙砖产能、产量、需求量还将进一步减少下滑。

虽然自年开始,全国瓷砖产能由巅峰逐步滑落,但撇开外墙砖品类,室内用砖(地砖+瓷片、中板)产能巅峰依旧没有到来。

据“陶业长征”调查数据,年室内用砖(地砖+瓷片、中板)产能大于年,而年由于正好是广东陶瓷“煤改气”节点,近8亿㎡产能退出,导致全国室内用砖产能数据略低于年,但剔除广东省因素,全国其他省份室内用砖合计产能仍高于年。

年,在生产成本的倒逼下,全国大量大产能新线上马,企业积极改线,外墙砖、西瓦生产线转产等,都将进一步扩大室内用砖(地砖+瓷片、中板)的产能,因此室内用砖的产能继续冲顶,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为什么全国大量陶企、生产线退出,室内用砖产能反而并没有下降?除了外墙砖因素,还有平均单线产能的扩增。年,全国瓷砖生产线平均单线产能为1.06万㎡,年为1.31万㎡、年为1.47万㎡,年为1.63万㎡。

-三年间,瓷砖平均单线产能扩大的省份都是受“煤改气”后,生产成本大增影响,包括广东、四川、山东、辽宁、河北等;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燃煤产区,成本压力相对较小,平均单线产能没有变化。

形象展示图文无关

03市场需求下滑是行业误判陶企业绩下滑是危险信号

过去几年,陶瓷企业在描述市场形势时,最常见的开篇是:“随着房地产的不景气,市场需求持续下滑”。但不得不深思的是,市场需求真的下滑了吗?

需求决定供给。从产能的供给端反推,瓷砖的整体需求的确在下滑,但细分类别来看,外墙砖受国家政策影响,需求一定是腰斩式下滑,但室内砖(地砖+瓷片、中板)的需求依旧坚挺,并且用途不断延伸。

事物发展的规律的是,从高速成长期到成熟期后,一定会在成熟期稳定一段时间,而不是快速进入衰退期。过去,渠道发生裂变,终端建材市场人流稀少,导致行业普遍认为市场需求缩减,同时再加上全国产能、产量数据缩减,更进一步证实了市场需求的萎缩。

但实际上,无论是从商品房销售面积还是竣工面积等多个数据来看,房地产依旧处于巅峰,只是从高速发展变成了低速发展或者“零增长”。再者,最近几年行业发展虽然艰难,但是一直没有强势的替代品,对瓷砖的应用造成威胁,反而瓷砖的用途伴随着大板、岩板的问世不断延伸拓展。

另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虽然“十三五”国内瓷砖产能、产量均下滑10几亿平方米,但同期瓷砖出口量亦下滑45.4%,外墙砖和出口因素导致的产能、产量下滑量大致也在10几亿平方米。除去这两大因素,国内市场对于室内砖(地砖+瓷片、中板)的需求并未下滑,而是继续稳定在巅峰。

还有佐证数据,“十三五”期间卫生陶瓷产量增长5%,同样是建筑家居用品,均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卫浴增长了,瓷砖却下滑了,这不符合逻辑。

因此,对于面向国内市场,生产销售地砖、瓷片或中板的企业来说,过去几年,如果你的企业销量持续下滑,那么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么是你的发展方向不对,要么是企业经营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04警惕!瓷砖产能极度过剩反而掀起“近10年最猛产能扩张潮”

真正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

年,很多陶瓷企业感受到了生存的挑战与压力。值得警惕的是,虽然陶瓷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年再次迎来近10年产能扩张新高峰。这一轮的产能扩张,不仅仅是生产线的新增,更主要的是单线产能的拉大。

大量日产能3万㎡以上的超级窑炉投产,一条线抵过去3条线,以及在史上最猛成本上涨潮的倒逼下,大量生产线通过拉大产能的方式稀释成本压力……

据《陶瓷信息》不完全统计,仅江西泛高安产区上半年就新扩建生产线20余条,都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大线,日产能同比增加近90万平方米,如果折算成年产能,大概是3亿㎡;还有广西产区,几家大厂新生产线投产,许多倒闭工厂被重新盘活,新增的年产能亦超过1亿㎡。

最典型的是,龙头陶企的进击扩张,今年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龙头陶企的扩张速度前所未有,加起来近亿元的投资总量,几乎家家都在投资扩张。

河北、河南、山西、甘肃、宁夏、陕西等北方六省区,虽然鲜有企业上新线,但很多企业把单线产能拉大,比如产能2万㎡/天拉大到4万㎡/天,至少有20家陶企产能拉大30%-50%,年产能增加近1亿㎡。

还有大量僵尸陶企被盘活,最典型的是广东、广西,去年大量倒闭陶企低价拍卖,无人问津,但今年涨到高价,却被哄抢。此外,由于今年外墙砖、西瓦市场不景气,大量外墙砖、西瓦生产线转产地砖或瓷片、中板……这些都是未来瓷砖产能进一步过剩的影响因素。

伴随着瓷砖单线产能的逐年拉大,过去10年全国瓷砖平均单线产能以每三年提升0.16㎡的速度拉大,预计年及以后,这种产能拉大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

05预计到年全国建陶工厂数量将缩减至-家

根据过去十年行业发展轨迹,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现在全国瓷砖平均单线产能是1.63万㎡,预计到年末会达到1.9万㎡,假设全国瓷砖年产能保持在亿㎡的理想状态,只需要条生产线、家陶瓷企业。这意味,又有家陶企、条生产线将退出。

建陶行业年实现碳达峰,预计届时全国瓷砖平均单线产能将达2.05万㎡,全国只需要家陶企、条生产线就能达到亿㎡的年产能。相比年,预计将有家陶瓷企业、条生产线退出。

根据全国家陶瓷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当前的发展形势,以及根据过去的市场淘汰规则和产能增减轨迹,预测到年,全国建陶工厂数量将缩减至-家。其中,-家工厂生产陶瓷瓦、古建砖及其它与瓷砖不在同一赛道的建陶产品,家工厂生产个性化、艺术化的小众产品,剩下的多家瓷砖工厂将集中在多家集团/企业手中。

当然,陶瓷企业淘汰退出的数量会远远大于工厂退出的数量。因为一部分陶瓷企业会淘汰退出,但工厂会被保留下来,只是“江山易主”。未来工厂一定会越来越值钱,因为建新工厂会越来越难,更多陶企将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扩大产能,因此在旺盛的需求下,工厂数量不会大幅减少。

未来10年,陶瓷行业的并购、重组会加速,并诞生多家“百亿级”陶企,如东鹏、欧神诺、蒙娜丽莎都提出,在年以前实现“百亿目标”,还有很多头部企业有类似的规划目标。要实现业绩增长,扩张、建新线、新基地必不可少。

据《陶瓷信息》统计,年全国产能top20陶企拥有54家工厂;到年全国产能top20陶企拥有71家工厂,其中产能top10陶企拥有42家工厂……

预计到年,全国产能top20陶企将拥有超家工厂,其中top10陶企拥有超70家工厂(因为工厂大小不一样,很难准确预测)。实际上,经过年一轮猛烈的投资热潮,全国产能top10陶企工厂数量已经刷新到50家左右。

未来10年,还有很多未知的挑战,将进一步加速陶瓷行业的淘汰洗牌。比如,市场需求的真正下滑,今年我们感受到了房地产行业真正的振荡,开发商拿地减少;还有能耗指标、碳排放成本、税收门槛、市场资源集中等,都将加速淘汰一批低附加值、低利润、低效益的陶瓷企业。

未来10年哪些陶瓷厂会被淘汰?我们总结:一、城市扩容,一批距离城区太近的陶瓷厂会彻底退出;二、广东、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或内地发达城市一批低效益陶瓷厂会彻底退出;三、东北、西北、西南等小微型产区一批没有产业集聚及配套优势的陶瓷厂会彻底退出。这部分陶瓷厂主要是政策强制退出,以及产业发展劣势和短板突出,退出后基本没有“复活”的可能。

一大批无品牌、无创新、无规模、无渠道、无管理的陶瓷厂因成本高企、效益低下、股东纠纷、“卖不动”、渠道单一等各种原因彻底退出或被收购。这部分陶瓷厂主要是市场激烈竞争,企业没有与时俱进,缺乏核心竞争力。

一批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集群配套优势显著、绿色能源丰富、政府政策相对宽松的陶瓷产区,其辖内的优质工厂将是稀缺资源。这类产区的工厂,就算被淘汰了,也很容易“易主”盘活。

形象展示图文无关

06最近三年多个瓷砖品类价格跌幅超30%

市场需求之外,近几年陶瓷行业的价格战与瓷砖单价的降低,值得特别注意和警惕。实际上,近几年全国不少陶瓷企业,每年都是相同的产量、相同的生产周期,但企业销售额却大幅下降,原因之一就是产品越卖越便宜,利润大幅压缩。

年,《陶瓷信息》“陶业长征”走访全国所有的陶瓷产区及企业,发现很多产区、陶企的产品销售单价,相比年下滑幅度达30%以上。

比如中部某产区,年×mm规格中板10元/片,年跌到7元以内,跌幅超过30%;×mm通体大理石瓷砖年23-30元/片,年降至16、17元/片,跌幅亦超过30%……×mm抛光砖最低杀破11元/片,×mm仿古砖杀破5元/片……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瓷砖单价降低的主要因素有:一、同行间的激烈竞争更加恶性;二、新产品创新乏力,过去产品价格杀至谷底,可以通过推新品,拉升产品价格,但近几年创新乏力,哪怕推出新品,也很快杀至谷底;三、“十三五”精装房渠道大兴,工程集采的瓷砖采购价本身就偏低,再加之低价竞标,相互杀价;四、头部品牌的降维打击……

近几年,陶瓷行业整体产值,以及很多陶瓷企业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除了“量”之外,“价”也不容忽视。当前陶瓷行业年产值0多亿元,如果瓷砖平均单价能够提升20%,那么行业年产值将恢复到0亿元。

今年,很多陶瓷企业感到发展举步维艰,甚至不少人认为陶瓷是夕阳产业。但我们认为,陶瓷正逐步成为成熟行业,而不是夕阳行业,从现状来看,陶瓷行业发展依然较为粗放,企业集中度依旧不高。

陶瓷是不是夕阳行业,不是看中小企业,而是看头部企业,头部陶企发展势头强劲,证明这个行业欣欣向荣。同时,市场需求依旧坚挺,市面上也没有任何强势的替代品,也没有“巨头”跨界进军抢食市场。

过去十年,我们通过走访全国所有的陶瓷工厂,发现“每一家陶企均拥有比想象中更坚韧的生命力”。陶瓷行业已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谁将胜出,并不是看纸面上的实力,未来每一轮淘汰赛或许都会有“黑马”出现。

最后用李克强总理去年6月15日在北京出席第届广交会“云开幕”仪式上的讲话结尾:“陶瓷这样的传统产业做好了,照样可以挖出金矿。”

推荐浏览

订单又回来了!江西高安多家陶瓷厂的停工计划推迟

东北最大陶瓷产区营收超70亿!中国陶瓷年度影响力产区再创新纪元

专家分析:未来五年陶瓷行业或出现8-10家“百亿企业”!都有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8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