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老爸是考古学家,儿子16岁写二战史,又是

发布时间:2023/2/21 15:21:00   
白癜风怎么治才会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马黎

“溯曹娥江而上、离东山不远处的嵊州,有一个普通的小镇,叫做三界。如果把时间轴拨回年前的话,那里有一个地方称始宁墅。他的主人,是谢安侄子的孙子——谢灵运。”

谢灵运,始宁墅,前几天,钱报记者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两个名字,有些好奇。

谢灵运,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绍兴人,美男子一枚,著名的“谢公屐”,很多人都知道。但,他所住的始宁墅,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崇拜谢灵运的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剧透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如李白所言,这个地方还在吗?文献对此记载很少,后世研究者也不多。

谢灵运大概不会想到,年后,有一位生活在杭州的00后男孩,读了他写的《山居赋》,一路寻找始宁墅,做了考据和解读,还写了《东山与始宁墅》一文。

16岁的郑诚一,现在浙江春晖中学读书,过完暑假上高二,即便功课紧张,他依然保持着两天看完一本书的节奏,去年还出版了第一本书《一个中学生眼中的二战史》。

又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回,是考古学家的孩子。

“本来他想每年写一本书的,但今年没时间了,就争取一两个礼拜出去跑一次,对浙东做深度解读。”

老爸郑建明,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我们很熟悉的上林湖瓷窑址考古领队,最近转身成了复旦大学文博学系教授。

父子俩

父子俩走在人群里,属于一眼就能看到的那种——爸爸1米85,儿子已经1米95,目测还有继续长高的趋势。

爸爸给我看了一首现代诗《如初见》,是儿子写给曾经要好的女同学的。诚一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古诗词,小学毕业能背五六百首,现在已经写了十几首诗歌,班里有同学编曲,必定找他来填词,也是学校文学社的活跃分子。

老爸也是古诗词高手,几乎每次考古报告ppt里,尤其展示上林湖青瓷的发掘成果,每一章节的小标题,他常常会选择一首古诗,而不是冷冰冰的专业术语。

考古学家是怎么带孩子的?

我发现,父子俩常常“怼怼更健康”。

老爸让他练了8年书法,写隶书,一直专心临《张迁碑》,希望他静下心来。

“但效果不佳。”儿子笑。

郑诚一的书法

-爸爸对你影响大吗?

-大的,家里都是书。

-还有呢?

-不会的问题,都会问他,历史上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能回答。

-他平时教你些什么吗?

-没什么印象。

(想了会儿)他会推荐我看一些书,比如《剑桥中国史》,还有黄仁宇,葛剑雄的书。都看了,但我这个年纪不一定都能看懂,但我都看完了。以前看历史就是看故事,现在觉得不是,历史没有表面这么简单,还应该有更多的研究。

-去过爸爸的工地吗?

-有空就去,但我是去住的,他一般不在,我就很高兴(笑),当然学习效率也低。对了,他的工作太苦了。

“我太忙,有亏欠的,几乎都不在家。”郑建明说。

从出生到现在,爸爸基本上一个月只回来一次。

“你会抱怨吗?”

“我会抱怨他怎么又回来了。”儿子笑,爸爸一回家,又得“督”牢他写文背诗。

老爸有教你考古方面的知识吗?我问郑诚一。

“他不喜欢。”老爸插了一句,“他说,你做的是小历史,我要做大历史。

两人笑。

“实际上他没看懂我。但是,那天我还是很高兴的,他这样说,说明他心里还是有格局的。”老爸此时露出了一点点小傲娇。

中考之后,郑诚一放弃了旅游,拒绝了所有课外辅导班,为了写二战史。他经常和同学聊二战,各种风云人物,聊着聊着,最后变成他一个人在讲了,听众也越来越多,同学说,你还不如写本书。

去年,他在爸爸的上林湖考古工地待了一个暑假,写完了《一个中学生眼中的二战史》,13万字。编辑说,我们保留了他口沫横飞的述说方式,用调侃来解构一段颇为沉重的历史,但愿幽默是最好的警醒与致敬。

采访这天,父子俩打算回金华老家。

回个家,爸爸也不“放过他”,打算顺道去趟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我们家就是浦江迁到金华去的,”再去上山遗址,也是郑建明工作后的第一个工地,“他可以给郑家写一篇文章,我还准备带他去看八咏楼,李清照在那待过,写过《题八咏楼》,回来的时候,可以再去西施故里。”

为什么带儿子浙东访古?

“他每周六中午放学,再跑很远不可能,我想刚好,浙东这一块深度走一走,我给他引路,哪里会有什么故事,特别是考古上的,让他自己去找,去想,在地理上能串起来,一部浙东大文化史,慢慢勾勒出来。”

爸爸开车,不走高速,走国道,一路沿着剡溪,开到王羲之家里去。

“自南而来的曹娥江在这里突然作了一个C字形的大拐弯,然后继续北去,江面豁然开朗:这个叫嶀浦的地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湛蓝,接着同样无边无际的天空。江中心有一个小小的浮板,上面有几个垂钓者,而在不远的岸边屹立着一个汉白玉雕刻的雕塑,他的主人叫谢灵运。”郑诚一的观察很细致。专注这件事,父子俩很像。

儿子拍的嶀浦潭,谢灵运《山居赋》描写的应该就是那一带的景色

寻找始宁墅,也是爸爸提出来的。

“东山和始宁墅,都跟王(王羲之)谢(谢安)家有关,而且离得很近,始宁对我来说也很重要。”

始宁县在现在的嵊州和上虞之间,都是山,平原很少,公元年设县,公元年撤县。但郑建明说,这样多山的自然环境,范围又很小,其实不具备设县的条件,但有意思的是,这个区域却是窑址群最集中的地方。

公元年,发生了一件事,吴郡和会稽郡分置。

最初,秦始皇设了会稽郡,但不在浙江,在苏州,相当于浙江最早的省政府不在这里。直到年,吴会分置,会稽郡撤回到绍兴,在同一年,分出一个始宁县。

“会稽郡能够回来,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和事件,说明我们江南地区的经济开始发展。设置一个行政机构,等于要能养活一批人,经济和人口都要有发展,要值得做这件事,所以这在浙江是个很重要的事件。”郑建明说。

这时,物质文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郑建明是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的考古领队,上虞是成熟瓷器(早期瓷器以青瓷为主)的起源地,时间是东汉中期偏早,公元年左右。禁山窑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3条龙窑,分别是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的窑炉。

寻找始宁墅,爸爸一路拍儿子

这趟和儿子去找始宁墅,他隐约觉得这个地方和窑业有关。

“此时,成熟瓷器发展起来了。或者说,上虞这批窑址的出现、兴盛,和江南地区的大开发息息相关。在我看来,始宁县的设置,跟这批窑址的兴衰相伴始终。年,相当于窑业开始走上坡路,东吴前后兴盛,东晋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年,进入南朝晚期,窑业最低谷,这个县也撤销了。我推测,这个地方的设县,可能是为了管理窑业。”

“很少有人研究始宁墅。所以,他写别的东西我帮不上忙,但这个,我几十年的积累,还可以借点力。

我问诚一,这一路上,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儿子说,爸爸不走正常的楼梯,老是喜欢爬坡。

他还想到了爸爸的一句话。

找始宁墅的山路上,爸爸发现,水泥地上长了一棵芝麻树。

“你看,这片芝麻树长在泥土里,却长得不好,但在水泥地上,却长得这么好,所以,只要心中有沃土,它就是沃土。”

东山与始宁墅

浙江省春晖中学高一(11)班 郑诚一

上虞上浦、曹娥江东岸边,有一座平凡而又特殊的山丘,山丘边躺着一面镜湖。远远地看过去,湖水倒映着苍翠的青山,丘陵掩映着摇曳的涟漪。明媚又带着一丝古韵,高雅中有夹杂着那么一缕清秀,一切都如一幅只属于南方的水墨画一般。

山不高,不像南边的崇山峻岭一般“手可摘星辰”,但即便如此,从山底顺着蜿蜒的石阶往上望去,却又感觉路的尽头是悠悠的白云。

这就是南方的色调,没有一点冗杂,蔚蓝和翠绿的邂逅,简而不繁。蜿蜒的石径竟和蜿蜒的色流所契合,给这座山增添了不少的靓丽。

路的起点,有一座雕塑。

即使风沙已然淹没了无数的过去,但是透过这一切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他,仍然那么伟岸。

也许那也是一个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的夏天,他来到了这座山麓,开启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隐居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论是莺飞草长的春天,还是接天荷叶的夏天,他都漫步山中,衔觞赋诗,纵使胸中藏万卷书又如何?他生活在一个乱世!乱世,乱的其实仅仅只是人的社会,而绝非人的灵魂。

他自由,所以他可以酣饮至黄昏,然后在夕阳的红晕中闲看云卷云舒,闲看花开花落...

自由究竟是什么,并不是说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而是你不愿意去做你不愿做的事情。

但是,他孤独。记得也是在每一个酒醒的清晨,他才真正的“糊涂”,因为他想起了那个与自己博弈的棋局;想起了那些每天与他谈笑风生的,仅仅只是一壶浊酒、一素古筝、一尺折扇而已;也想起了在每一个月夜和他一起共婵娟的人民——他们正在夜晚中挣扎!

他不知道英雄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明白——潇洒的一定不是英雄。因为在英雄的心里,一直都有着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叫做江山!

而他,就是一个心中有天下的男人!

所以,他出发了。远离了那个回荡着闲情雅致的江湖,走向了那个充斥着尔虞我诈的江山。

刀光剑影,血染朝堂。

这座和他朝夕相处的山丘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知怎么,依旧那么那么的孤单。

沿着石阶,默默地向山顶爬去,没走多远,便可以看到在路边杂草丛生的里,孤独的杵着一个石头做的棋桌。不见了那个在棋局上与自己博弈的男人,但却可以依稀听见它的气息,那是一个交代,对于过去的交代,也是一个对于历史的交代。

继续沿着石阶往上走,不知怎么,忽然察觉到这座山上的一花一木都是那么似曾相识。哦,我想起来了。当他再回到这座山的时候,他也是顺着这一条路往山顶上爬的。红花绿草,芸芸众生,它们依旧悠闲,随风摆动着,像是在和久别重逢的他打着招呼。但是他,已经不再悠闲了。

战火烧到了江南,作为主指挥的他,把指挥部选在了这座和他心有灵犀的山上。山的顶部是一座小亭子,亭子不高,和周围的绿荫齐高,所以当风舞过的时候,打落的树叶会飘到亭内。那是一个冬天,我不知道有没有下雪。但是那年的风一定格外的萧索。如果在过去,他一定会披着衣服,寄情于卧榻之上,但是今天,他的眼睛一直望着北方。因为他知道,那里有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河,叫做淝水。而他,在等待着一个答案,一个关乎着所谓家国天下的答案。

随着一声“贼破矣!”一切都有了答案。站在山顶望向不远处的天际,他看到了,夕霞把一切都渲染成血红的颜色,这刺激的色彩洒在了宁静的湖面上。这,是一个北方伟大的民族在滴血。

从山上眺望下去,我仿佛看到了万物,一切都是那么那么的安详。火烧云散漫地游过天空的湖底,这一切他看到了,他知道他做到了,并注定与这座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叫做谢安;山,叫做东山。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我想,李白也看到了,那个昏红的冬季,那个踌躇满志的前人。只是那个踌躇满志的前人从未意识到,和这里结下缘的不仅仅是他一个,而是整一个谢氏家族。

溯曹娥江而上、离东山不远处的嵊州,有一个普通的小镇,叫做三界。如果把时间轴拨回年前的话,那里有一个地方称始宁墅。他的主人,是谢安侄子的孙子——谢灵运。

对于始宁墅这个名字,如果不是研究历史的人,估计还不知道在哪里。因为这个地方的记载实在是太少了,这也许是历史的一个疏忽吧。殊不知在这个普通的地方竟然有那么多文人骚客齐聚于此,单就文化成就来讲,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正是因为历史的冷遇,所以始宁墅的旧址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管理。甚至连所谓的路牌都没有给他立过。

自南而来的曹娥江在这里突然作了一个C字形的大拐弯,然后继续北去,江面豁然开朗:这个叫嶀浦的地方,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湛蓝,接着同样无边无际的天空。江中心有一个小小的浮板,上面有几个垂钓者,而在不远的岸边屹立着一个汉白玉雕刻的雕塑,他的主人叫谢灵运。

也许,那个美丽的地方就是所有史学家一直在寻找的始宁墅吧。

和他的先祖一样,他选择居住的地方也是有山有水。而那座叫不出名字的小山丘同样有一道石阶,石阶上的青苔揭示了它的孤独和它历史的沧桑。顺着它往上,没有南方应有的白云,而是一座香烟袅袅的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这是那个只属于南朝偏安一隅而寄托于佛陀的标志。

佛寺门不大,推开那扇半掩着的檀木门,进入你视线的是一座弥勒佛,而弥勒佛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韦陀。韦陀手中有一个降魔杵,降魔杵杵在地上。曾经去过洛阳的白马寺,那里也有一个韦陀,只不过那里的韦陀把降魔杵搁在了肩上。导游对我们说:“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扛在肩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大的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三天;如果韦陀的降魔杵平端在手中,表示这个寺庙是中等规模寺庙,可以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一天;如果韦陀的降魔杵杵在地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小寺庙,不能招待云游到此的和尚免费吃住。”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小寺庙,一个在当时崇拜佛教的社会上司空见惯的地方。像这里本应该绚丽多彩的山水一样,它暗淡了“秋光融融照佛寺,香烟袅袅笼经楼”的色彩。“多少楼台烟雨中”,也许在那些晦暗的日子里,它在风雨中曾哭泣过,沧海桑田,但是最后它走过来了。不是苟延残喘,风平浪静,它依旧完美。

顺着古老的步道往里走,映入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里面根本不是一副佛陀清净之地的模样,反之,却是一派道家洞天。几乎在每一个人童年的记忆里,西游记中的佛和道从来都是亦斗亦合、还斗还合。很奇妙的是,在这片青山绿水之中,佛道竟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之下。在那个乱世,那个包容却开放的乱世。

出了寺庙,便已然过了山顶,顺着山径往下走,依旧不像东山的路,杂草蔓延到了路的中央,因此下坡的路远远比上坡难。好不容易找到了出路,便被一座小亭给吸引了注意,驻足远望,赫然三个大字:谢公亭。

啊!就是在这个小小的亭前,那个惬意的老人、那个独占天下一斗的才子,面对着一江青山,举起了醇香的茶杯,引吭高歌,一曲《山居赋》终成千古风流。和自己的先祖一样,以山为友,谱出了那千古的佳话:

谢公亭前云白石幽,半江春水抚碧天;

始宁墅下莜绿波青,一壶秋雨媚云烟。

和东山的传奇截然不同,谢安选择了扶乱世以股肱,而孑然一身的谢灵运选择了隐逸。正因为如此,谢安和他的东山名垂青史,而谢灵运倒在了屠刀之下。这一切,伴随着始宁墅的山水星辰,被历史的风沙逐渐虚掩在尘埃之下。即使人们可以发现那些埋藏在地底下的东西,但是无论过去有多少风华正茂,如今必然锈迹斑斑。

让世界记住你,只有自己站在一个能让所有人看到你的地方。东山和始宁山(暂且让我用这个名字)差不多高,他们有着同样的云烟,同样的彩霞。

在回去的路上,我回头望了望那片被历史遗忘的地方,一切都被染红了。东山是这样的,始宁山亦然。

而跨过时间与空间,我看到了谢安,也遇见了谢灵运。

刀剑如梦,血染朝堂,终究不过是梦一场。

他们远去了,天空依旧是血红色的,我不知道这是为了谢安的热血在沸腾,还是谢灵运的伤口在滴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4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