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前景 >> 用柴烧制钧瓷的历史背景李德汉翰煜钧窑
追根求源,钧瓷的最初烧制方法是柴烧,在古代资源丰富但采集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古人们就是以最简单的方式方法维计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烧制瓷器也不例外,柴火就是最好的燃料,运输方便,易取易燃。据记载考证,我国煤的采集是从西汉文帝年间开始的,这起码说明在西汉文帝以前瓷器都是用柴火烧的。其实,并不如此,在宋代宋徽宗在位的崇宁年间,煤的用途主要是用于炼铁,再加上开采和运输技术落后,到后来烧制瓷器仍然以柴为主。就连宋代钧官窑遗址挖掘考古来看,也都是柴窑痕迹,根本没有发现用煤烧的迹象,比如说煤渣、炉膛内的窑箅子等都没有,这充分说明北宋时期仍然是用柴作燃料烧制钧瓷。
柴窑烧制:钧瓷双凤尊下面我们马上回到年,这一年是钧瓷柴窑烧制的新时期。原因有两个,一是宋代前后钧瓷柴烧技术不能失传,二是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历史上柴烧钧瓷的艰难过程,特别是柴火的发热量低,火苗柔和,缺乏像煤一样的爆发力,后期升温十分困难。处于这两点原因,神后的钧瓷窑炉传承人任星航做了大量的试烧研究,最终在柴烧升温慢的问题上得到了一定性解决,并摸索出了一定经验。不过,柴窑烧制的钧瓷和煤窑烧制的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胎子、烧制温度、釉色变化、烧成的效果等都能观察出来与煤烧钧瓷的不同之处。
钧瓷“鹅颈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