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优势 >> 大V刷变化黄石这个老资历中心城区,抢抓临
黄石港区东临长江,西依磁湖,南接西塞,北与鄂州毗邻,因黄石矶而得名。距离鄂州花湖机场核心区仅8公里,面积5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万,是黄石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全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9月9日,近20名网络大V走进黄石港,用镜头和笔触,捕捉这座老城区的新变化。
“今年以来,一场‘思想破冰项目破局发展突围’的专项行动,在我区全面推进。”黄石港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鲁纲说,区委、区政府向短板“问计”、向差距“问策”、向弱项“问效”,辖区内到处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火红画面。
从“好邻居”到“好伙伴”
黄石港区、浠水县、鄂城区,是“好邻居”也是“好伙伴”。
今年6月11日,黄石港·浠水园区共建项目开工仪式,在黄石港工业园区兴港大道东延段举行。双方决定从“交通同网”着手,拉开了建设发展的大幕。
黄石港区抢抓机遇、以邻为师,同心合力,着力打造“一江两岸、一区两园、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跨江合作示范区,实现园区相通、经济相融、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如果说与浠水的合作是黄石港区对接都市圈发展的一枝映山红,那么与鄂州的合作将是另一枝含苞待放的腊梅。
去年12月,黄石港区党政代表团赴鄂州市鄂城区进行考察对接,并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推动区域战略、规划和政策衔接互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两地交界创新管理;推动生态共保联治;推动产业协同互补发展;推动公共服务便民共享等。
加快都市圈的对接发展,不光是与周边县区合作,更要注重区域内的对接合作,注重发展内涵。
今年3月16日,黄石港区与湖北师范大学举行了洽谈。双方就校地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决定全面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校地合作大幕一经拉开,活动接踵而至,双方真诚“握手”,做大做强黄石港区基础教育。双方决定,将在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办学特色、做好教师教育培训基地等方面开展合作。
对接都市圈发展,谋求合作共赢,黄石港区措施不断,大步向前。今年以来,彼此之间密切来往、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愈发高效而亲密。
从“老中心”到“新高地”
城湖相依、商贾云集,这是人们对黄石港区位优势、繁华商业的城市印象。
然而,随着城市结构发生的变化,传统商贸业很难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天花板”效应无法回避。作为黄石商贸业最集中、人流量最大、最繁华地段的武汉路,感受更是真切。
在此背景下,年,黄石港区投资万元,启动了对武汉路商业街改造,对17栋房屋外立面进行了修缮,对人行道景观、沿街灯光亮化、强弱电线缆进行了整治。
今年1月18日,整治后的武汉路商业街全新亮相,到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霓虹灯流光溢彩,使武汉路商业街亮起来、美起来,犹如一串宝石项链,串起沿街的商业,持续点亮黄石“夜经济”。
如今,武汉路街区有各类市场主体户,有力地带动了传统商圈迸发新活力,促进商圈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40%,客流量同比增长30%,营业额同比增长15%,成为不折不扣的鄂东消费新高地。
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今年,黄石港区计划再投资1.8亿元,打造南京路、广场路、消防路、天津路、黄冈路5条特色商业街巷;投资万元,实施武汉路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二期)。
目前,黄石港区已成立了以商务办为主的调查队,对胜阳港区域的商贸情况、特色街的定位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包括商户的经营情况、存在的缺点和短板,以便在改造中一并进行解决。
通过引进“街景店车”,丰富业态、点缀城市、赋能商圈、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网红经济提振消费,为顾客提供娱乐空间,为商业空间赋予更多新鲜属性。
传统商贸业转型,力求创新求变,黄石港区正走在发展的大道上。今年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4.61亿元,同比增长3.5%,全市排名第二。
从“新业态”到“新活力”
眼下,发展新经济、推进新业态发展,这是黄石港区产业转型的主攻目标。
从“一张桌子一把椅、一部电话接半天”,到现如今的4家分公司、3支物流车队、2个网络货运平台,黄石九州物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蝶变堪称奇迹。
该公司年业务量由原来的多万元增长到现如今的6亿多元,年税收从原来的万元增长到多万元,并建成了国家AAAA级物流和省级重点物流企业。
黄石港区积极推广九州物流的发展模式。目前,全区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以物流配送、仓储、运输为主体的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统计在库的规上物流企业共有19家、规下物流企业近家。
华新文化公园,也是新业态的代表。重装蝶变开园后的华新,通过“又见华新”文化市集、“华新”磁湖文化节、先锋书店图书联展、美术书法摄影展、黄石工业文明展等系列活动,让市民体验别样工业乡愁。
今年五一开业的短短5天时间里,近7人次涌入“华新”,共同造就“五一”假期黄石最红打卡点。
位于黄石港街道的湖北西有新经济产业园,同样是新业态的代表。该产业园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入驻了滴滴出行、贝贝集团等一批电商企业。
“我们将打造集电商人才孵化、直播电商、仓储物流为全生态链的新经济产业园,致力打造黄石最大规模的互联网新经济标杆。”西有新经济产业园运营推广部主管董帆说,今年该园入选首批湖北青创园试点园区。
“新业态的发展,不光是指经济层面,还涉及到百姓生活方面。”黄石港区商务办主任黄志军介绍,该区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武汉百大鲜生落户黄石,将天虹农贸市场打造成A类智慧农贸市场,促进了“菜篮子”工程建设。
从“新园区”到“新动能”
产业园的建设是促进新经济发展、承载产业项目的重要平台。
“感谢领导的真诚帮助,使我公司存在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再也不用担心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了!”湖北恒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冬莲表示了感谢。
湖北恒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由于研发能力不足、技术人员紧缺,区领导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安排专人进行了协调,让企业入驻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建立了研发中心。
近年来,黄石港区不断加快产业园建设,形成聚合发展力量。重点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临空商务产业园、直播产业园、临空智造产业园、“互联网+”产业园、供应链产业园、科创产业园、文旅产业园、金融产业园、总部产业园。
邦之德牧业、中冶窑炉已被国家经信部拟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天华智能、卫材药业、科航电缆等三家企业已经成功入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该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园区建设蹄疾步稳,发展动能不断蓄积。目前,黄石港区主动服务和融入武汉都市圈,启动了临空智造产业园扩园提档项目。今年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7.5%,全市排名第二。
放眼“十四五”,黄石港区力争到年,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重点的十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十大“四新”经济产业园,智能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实现突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翻番,第三产业占比达85%以上。
“以新布局再造新空间,以新姿态拥抱新业态,以新政策服务新需求,以新环境筑梦新生活。”随着一架架大飞机划破长空,临空黄石港区蓄势“乘机起飞”。
转载自: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