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传承裸烧陶瓷技艺为乡村振兴赋能

发布时间:2022/11/8 8:22:23   

槐树湾村

俗话说,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禹州市神垕镇是钧瓷的发源地和唯一产地,神垕钧瓷享誉全国,而神垕镇槐树湾村则是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的星星,在槐树湾村,海内外几近失传的陶瓷“裸烧”工艺还依然在薪火相传,这里陶土资源丰富,制瓷历史悠久,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裸烧陶艺村”,吸引了国内外很多艺术家来这里创作,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国际裸烧陶艺村。

槐树湾村位于神垕镇西2.5公里,村子周边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茂密,环境优美,年槐树湾村入选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年以前,槐树湾大多数村民都住在大刘山半山腰的窑洞里,后来村里开采了煤矿,形成了煤矿塌陷区,慢慢的村里人都搬到山下去住,半山腰的房子也就空了出来。人口大量从老村迁出去之后,槐树湾老村便成为了“空心村”。老村部所在地有着多栋老宅院、古建筑等都保留下来,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期、建国初期的传统的老宅院、老房屋、老窑洞也大量留存。

槐树湾村裸烧的历史文化比较浓厚。年驻村工作队提出了建裸烧陶艺村的思路,把空房租出去,让外边的陶艺家们过来创作。

槐树湾村年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裸烧陶艺村”,年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年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现在入驻槐树湾村的陶艺家38家,分别来自江西、江苏、河北、南阳、周口等全国各地,他们成立了陶艺工作室、画室、体验馆、展览馆等45处,已成为“神漂”一族的栖息地。

艺术家杨根成是河南周口人,他是较早的“神漂”一族成员之一,年,他在槐树湾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小院里分为创作室、烧制车间、展厅、起居室等几个部分。

杨根成擅长人物造型,他把人物与钧瓷雕刻相结合,造型夸张而不失分寸,服饰纹路粗犷而不失细腻,在他的展厅里有许多钧瓷雕塑人物作品,这些作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来自南阳的王峰夫妇也是槐树湾村的“神漂”一族的成员,他们来这里已经六年多了,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九品窑工作室。

王峰夫妇一次次创作,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梦想成真,一捧泥土,一水颜料,一窑烈火,一片丹心,体验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惊喜,感受着经典作品色彩波澜的窑变流彩,坚定了他们创作钧瓷作品的信心。

槐树湾村紧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依托禹州市钧官窑址博物馆的技术力量,着力打造“国际裸烧陶艺村”,使产品向精细化程度发展,把“观钧、赏钧、体验、休闲、娱乐”融一体,形成一个产业链,把槐树湾村高标准打造成为旅游景区

据了解,槐树湾村的陶瓷裸烧技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以前村里烧裸烧砂锅的比较多,但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慢慢的都不做了,现在这种裸烧工艺几近失传。

侯景炎老人是槐树湾村陶瓷裸烧工艺的传承人,他从十几岁就跟随师父裸烧砂锅,一直到坚持到现在,如今成了村里的唯一裸烧砂锅的陶艺人。

在侯景炎老人家的院子里有一座用了几十年的小窑炉,烧制的时候将煤铺进窑里,然后把砂锅直接放在煤上烧。

现在工匠们烧制陶瓷会用温度计来判断炉内温度的高低,而侯景炎老人全凭经验来决定添煤的多少和烧制时间的长短,照样能烧出成功率很高的砂锅。

槐树湾村传统“裸烧”工艺,目前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古老的裸烧陶瓷,在如今的槐树湾村焕发着新的光彩,吸引着艺术家们来这里交流创作,“空心村”变身创客基地。

槐树湾村党支部积极协调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聘请国内著名雕塑家为槐树湾村设计制作村标、文化墙,打造一村一景,展示槐树湾的崭新形象;盛夏时节,走进槐树湾村看到农家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漫步在槐树湾村,让人心旷神怡。

槐树湾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利用自身独特的自然条件,依托神垕镇“钧瓷之都”的优势,凭借古村落人文景观和祼烧陶瓷技艺,吸引了众多陶艺创作者驻村创作,着力打造“槐树湾国际裸烧陶艺村”特色旅游产业,正在逐渐形成以钧陶瓷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增加村民收入的良好局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33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