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优势 >> 瓷城瞰瓷看醴陵陶瓷从制造到智造
华声在线7月10日讯素白色的半成品,经过杯类自动浸釉机“精准”上釉,再进入米的釉烧辊道窑进行烧制……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瓷股份”)溢百利分厂生产车间内,三湘都市报记者见证了一只只“网红”陶瓷杯的自动化“诞生”过程。
在醴陵,传承上千年的陶瓷产业开始变“聪明”,共建成千余条陶瓷智能生产设备。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平均达70%,智能化给陶瓷制造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机器揽下“瓷器活”,卖相和品质更好了
华瓷股份是中国日用陶瓷产业领军企业,产品畅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连续11年位于国内同行业第一名。在华瓷股份溢百利分厂车间,瓷器生产正逐步实现智能化。
“这款瓷杯是宜家的销冠产品,一年销出万个。”溢百利分厂的姚志勇从生产线上随手拿起一个刚出窑的瓷杯介绍说,生产线配备了全自动滚压机、自动浸釉机,半成品中转全部采用吊篮输送,形成全自动化连线生产模式。可在24小时内把泥巴变成产品,不仅节约人力,还提升了合格率、生产效率、产能和产品质量。
年9月,陶润实业建设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引进智能制造成型类自动线、高压注浆机、上釉机器人、辊道釉烧窑、全自动节能素烧窑、AGV智能搬运车等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软件。“升级后,一台设备一小时可生产件产品,相当于过去半自动化设备一天的产量。”陶润实业营销总监蒋忠明说,智能化改造不仅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还有效缓解了陶瓷制品易变形的难题,卖相好了,品质优了,销售也更有底气。
3年引进千余套自动化装备
华瓷股份、陶润实业只是一个缩影,他们和其他一批企业已逐步获得智能化转型的“红利”。
湖南新世纪陶瓷有限公司建成10条自动化生产线,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陶瓷酒瓶专业生产企业;湖南泰鑫瓷业有限公司建成IOT平台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抓取窑炉数据指导生产,降本15%,增效20%……
醴陵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醴陵已有近家陶瓷企业累计投入近4亿元进行了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引进安装近0台(套)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装备。目前,醴陵市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平均达到75%,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位居前列。
工艺不断提升,产品不断优化,陶瓷对市场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年,醴陵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9.55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日用陶瓷进出口25.7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65.2%;电瓷进出口3.4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的8.8%;瓷器成为了醴陵外贸出口的主力军。
■全媒体记者杨洁规实习生张宇萍杨蓉通讯员陈君陆杏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