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画这个瓶的那位老匠人留下了对广彩极重要的

发布时间:2022/12/17 17:37:56   
少儿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17960.html
00:10

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编辑出版了广彩老艺人赵国垣的《赵国垣广彩论稿》。这部书被视为广彩行业发展最为重要的直接记录和观察论述文献之一。今天我们走近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文创商店,一眼就能看到这部书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迎候着读者。

就这位广彩史上的一代大师来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是他的“个人信息”极为密集的地方。除了这部书,馆里还收藏了他的多件彩瓷原作,比如有“织金人物彩瓷”“绘祝寿图挂碟”“绘百子庆丰收瓶”,及他与王兆庭合作的“绘人物花鸟碟”等。他的画风、画技在这些作品中,可窥一斑。他与王兆庭合作的“花鸟人物图”瓶,作于年,高59.5,口径17.5,腹径25.8厘米,颈部开光内绘花卉,肩部开光内绘鱼虾水草,腹部四面开光,两两相对绘花鸟人物。人物的描绘仿明代晚期仕女画的风格。画面清丽典雅,走笔干净利落,有一种老派线描人物沉静、稳定的美感。

赵国垣祖籍顺德,年出生于广州,自幼随父学艺,掌握了全套“广彩”技能,10多岁便能独立设计广彩花式画面,可称行业内的早慧神童。年,赵国垣应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之邀,与其他60余人一起在花村大道97号(今芳村大道东)创办“广彩”加工场,也即后来的广州织金彩瓷工艺厂。他技艺全面,尤擅画人物,对于广彩颜料的配制和窑炉的设计改造等关键技术环节也深有研究。而他当年精心收藏在小铁箱中的那批手稿,即《赵国垣广彩论稿》的基础素材,更是体现出一位对行业、对手艺有着深深眷恋的老艺人的真情实感。

大家知道,中国的传统手工艺虽然历代名手云集,但因种种原因,系统记录行业、工匠发展历史、谱系的资料并不多,全的就更少。赵国垣在一线的实践和有心的搜集,不仅让他成为了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广彩的第一人,也给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园地,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单一品种“史志”。

赵国垣于年获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并曾任第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这些今天看来“显赫”的名头之下,其实是一位将早期的进货单、价格表、配方表、包装规格等等琐碎细节都记录、保存,放在小铁箱里的老匠人。正是有这样的有心的老或年轻的匠人在,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手工艺,才不单单是展柜里冷冰冰的器物,而有了故事,有了细节,有了温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卜松竹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翁伟轩卜松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戴雨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2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