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钧不过尺除了说明历史局限性,也是古代

发布时间:2024/9/11 12:24:2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www.yunweituan.com/npxdt/npxchy/m/838.html

“钧不过尺”的意思是说钧瓷的高度不超过一尺。从时间上讲,一般是指从唐代烧制钧瓷开始,一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初。

在我陈述“钧不过尺”的主要原因之前,请允许我先带领大家回忆一下,许多爱好宋代官窑钧瓷的朋友们是不是会立刻联想起来宋代的官窑钧瓷留世藏品的所有器型呢?比如,钧瓷花盆、盆托、壶、碗、盘、钵、洗、炉等即刻映入我们的脑海里,它们不但是圆形,而且高度基本上都在20公分左右。在往后算起,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初,基本上见不到30公分高度的钧瓷器型。据中国收藏家协会认定的《中国宋元瓷器图录》记载,宋代钧瓷最高的是一件月白釉鹅颈瓶,其高度为27.5厘米。年4月8日发行的钧瓷邮票上,一件紫红釉花盆,它的高度也只有18.5厘米,一件出戟尊的高度为31.6厘米。在我的经验感觉和印象中,就是宋徽宗最爱的那件八宝龙柄花浇壶,估计高度也就在26厘米左右。

古代制瓷修坯

就上所述,我给朋友们简述一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成型工艺的限制。古代时期生产钧瓷的成型环节不像建国以后,工匠们可以先造型,然后根据造型进行肢体分解,再用吸水性很强的石膏等材料做成模具,进行注浆成型。当时的工匠们必须、也只能用手拉坯或者印坯。手拉坯的主要工具是手转石轮,或脚转石轮。不但转速低,而且转动时间短,手拉时间和石轮转动时间不成所需比例,而现在的手拉坯轮子都是电动的,并且速度可控。如此看来,大家可想而知,在当时要手拉坯做成一件成型坯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即是手拉成型了,还有后面的环节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所以,器型高度很关键。

古代手拉坯作坊

印坯的工具为陶模,陶模是先用泥巴做成所需要的模型装窑烧制成陶,结实而又有吸水性。即便如此,当时的原材料也不易做成一尺高的器型来,否则,不但会变形,而且还容易烧炸裂。

其次是工具。当时除了手转石轮和陶模工具以外,再没有其它工具可以借用。就连炼泥也是用脚踩,用手揉,单单这个炼泥过程都需要很长时间,难度可想而知。根据这一切条件只有手拉小件器型最为合适。现在手拉坯所用的泥全部是用练泥机完成,泥的标准和密度很高;手拉时,只需掌控好泥团、手的提和扩的技巧、自由控制轮子转速。可见,在古今无法相比的情况下,古代制瓷工匠们烧制出一件好的钧瓷来,是何等不容易。

第三是燃料。比如,宋代时期烧制钧瓷需要用柴火,还没有用煤炭烧。烧制钧瓷需要温度达到度,并且还要用还原火焰烧制,柴火的发热量很难达到窑内所需的高温。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窑内的温差很大,一般是窑的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往往成品率不能保证。要么欠火烧不熟,要么温度过高而流釉。为了控制烧成和次品率,只有小件器型才有较高的烧成保证。

现代手拉坯

第四,窑炉。古代烧制钧瓷的窑炉都是乳状窑,窑的大小和形状根本不能装大件器型,而且窑的容量也不大。不像现在的窑炉设计,可以装烧1米,甚至2米高的钧瓷器型。

综上几个因素,直接限制了古代烧制钧瓷不能盈尺。再说了,古代烧制小件钧瓷也是当时宫廷和民间需要,作为陈设品和生活使用品适可而止。

(如果喜欢,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6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