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回转窑中控操作规程3

发布时间:2023/7/24 14:01:56   

6.7窑的投料操作

6.7.1停止窑慢转,通知现场确认慢转离合器脱开,待信号切换过来后和接现场巡检工通知后,将窑速设定在0.6-0.8r/min,启动窑主传组;

6.7.2停止窑尾高温风机慢转,关闭入口挡板,适当减少窑头用煤量,启动高温风机组,确认风机启动正常后,恢复挡板开度和喂煤量;

6.7.3通知原料磨操作员调节EP风机挡板开度,本系统调节高温风机挡板及转速,控制预热器一级筒出口负压约为-1.5~-2.0KPa,控制高温风机出口负压在-~-Pa;

6.7.4调节主排风机挡板以保证窑头负压-30~-80Pa,并适量打开篦冷机冷却风机挡板和窑主排风机挡板,达到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6.7.5启动生料喂料组,设定喂料量t/h,逐渐增加窑头喂煤量7-8t/h,同步增加一次风压,确保一次风机压力控制在20~22kPa,同时应注意控制预热器出口温度不超过℃;

6.7.6启动增湿塔水泵组,设定控制温度℃,投入自动控制回路;

6.7.7投料时风、料、煤变化较大,易引起各级旋风筒溜管、窑尾烟室堵塞,操作上需注意:

6.7.7.1通知现场检查各级翻板阀动作是否灵活,防止物料被翻板阀卡死;

6.7.7.2通知现场检查各级旋风筒的锥部及溜管的清料孔,观察清料孔的抽力,判断是否堵塞,检查各级旋风筒空气炮工作状况;

6.7.7.3注意预热器两系列各对应点的温度、压力,并进行对比判断系统是否正常。

6.7.8窑投料稳定后,分解炉出口温度达℃时,略增加风机抽风,并将三次风挡板开到10%-20%,启动分解炉喂煤组,喂煤量1-2t/h,向分解炉喂煤,根据分解出口温度,调节喂煤量,分解出口温度控制在-℃左右;

6.7.9当熟料进入冷却机后,逐渐增加篦速和篦冷机风量,冷却机固定端控制在额定风量的80%,一段控制在70%,二段控制在50%,一段料层厚度控制在-mm;提高二、三次风温;防止堆“雪人”;

6.7.10根据窑内的煅烧情况,逐渐增加窑喂煤量,同时注意窑速、喂料量及通风的配合,根据窑尾分析仪,随系统抽风的增加,调节三次风挡板开度,确保窑炉通风平衡、氧含量适合,通过调节分料阀,使预热器双系列出口温度保持一致;

6.7.11随着熟料进入篦冷机,逐渐加大一、二段冷却风量,同时要调整窑头排风机的挡板,保持窑头负压-50Pa左右,待窑内状况稳定后可以停止窑头供油,抽出油枪,并清扫油枪喷嘴备用;

6.7.12逐渐增加喂料量到t/h,窑速3.6-3.8r/min。

窑速与喂料量对应表:

注:本表仅供参考,操作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在此范围运用。

6.8注意事项

6.8.1投料期间注意系统变化,督促现场人员加强对预热器系统的巡检,防止预热器堵料;

6.8.2新建窑第一次投料或大面积换砖后,开窑时,窑尾温度℃左右时进行预投料,一般在20-30t;

6.8.3加料操作中,风、煤、料、窑速同步调节,且操作幅度要平稳,有利于稳定窑况,防止跑生料、过烧或欠烧料;

6.8.4冷却机操作调节要适中,防止一段篦床物料过多出现“堆雪人”或“红河”现象;

6.8.5整个投炉过程中,密切注意系统温度、压力,O2、CO含量,窑、炉喂煤量;投炉过程中,窑头喂煤量大于炉喂煤量;待窑满负荷后,窑头喂煤量逐渐减少,炉喂煤量逐渐增大,两者比例为W炉:W窑=(60~55):(40~45);原则上窑、炉喂煤量以窑工况产量、质量来确定;

6.8.6保证系统通风,预热器出口氧含量应大于2.5%,防止系统不完全燃烧而产生CO。

7.燃烧器操作

7.1点火升温前,技术人员校好燃烧器坐标及火点位置并做好记录。

7.2点火升温过程中:

7.2.1.根据制定的升温曲线升温,升温过程中,合理调整油量,内、外流和中心流风量,以及窑内通风,以期得到理想的燃烧状况,避免不完全燃烧;

7.2.2.升温过程中如遇燃烧器熄火,应立即通知现场停油泵,中控止煤,查明原因后重新点火。

7.3正常生产过程中:

7.3.1根据窑皮情况和熟料质量及系统热工状况,同技术人员联系,合理调整燃烧器用风,以得到理想的窑皮状况和保证窑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7.3.2勤看火,发现燃烧器积料,并影响到火焰时,应及时通知现场人员清理;

7.3.3异常停窑时,应保护好燃烧器,视停窑时间长短,如时间长,窑头断煤后4小时停燃烧器一次风机(),启动事故风机,恢复时操作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升温速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4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