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市场 >> 伊甸园匠心淬炼,火山下的时间艺术房天下
马站乡腹地,腾冲火山集群内,
伊甸园在这里自然生长。
呼吸大山的气息,吞吐天地的灵气。
距伊甸园八公里处的邻村便是碗窑土陶村,
它在这里守护着六百年的土陶非遗文化。
八月,我们探访碗窑村,讲述一段土陶的故事。
一年有一年的时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守护。
六百年里,腾冲人用代代相传的手艺,
用言传身教的礼仪,守住一方风土。
腾冲的时间连绵不绝,古老的传统却仍然生效。
全国多个叫“碗窑”的村子,
如今还在做陶的不到10个。
在马站三联村,有一个被称为“制陶工艺之乡”的村落——碗窑。在这,你可随意拾掇岁月静好,也可轻松将美好时光完美镶嵌。据说马站碗窑的土陶工艺是由明洪武年间随军戍边的孙、刘、蒋三姓族人从湖南带到腾冲,后三姓族人又搬至三联村定居下来,做陶手艺也便世代相传至今。
三联村
在这里,大家习惯了一件事动辄做几十年,典型的样本是土陶手艺人,碗窑土陶村的孙朝宗,第18代传人,做了三十年的陶,现在依旧还在延续着年复一年的土陶时间。
孙朝宗
一座传统的土窑+一段时间的淬炼=一场土与火的艺术碗窑做陶用的是火山泥,由远古时期的火山灰经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演变形成,不同地方的火山泥,颜色、矿物质含量都不同,如果不用火山泥,不选择传统的做法,就不是碗窑了。碗窑土陶年的时间淬炼,是祖辈传承的技艺,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是现在的机器也替代不了的。
在碗窑,主要取马站火山口的火山泥。这里的火山泥矿物质含量高,泥性粗糙,柴窑烧出来的陶可以软化水质,防潮透气,最适合做花盆,储存茶叶。而像腾冲的小锅酒,酿出来后用碗窑的酒缸装几个月,装过之后,酒缸吸附了甲醛,喝起来醇香,也不易醉人。
拉坯,用配好的黏土在拉坯机上手工完成一件产品从泥巴到有一定样式的过程。晾晒,在脱掉一部分水可以拿起的时候就是让粗糙的原坯改头换面的时候了。修坯,简单的刀片划过原皮表面,转几转开始变得光滑美观。修坯后接着晾晒至干。上釉,把配好的釉料(红、白、蓝、绿等色)放入适量大小的容器中,用浸、画、染等方法上釉,让土陶多了一件美丽、光滑的衣服,使其更具艺术感。烧制,土陶完全干了之后放到窑炉里面经1度的高温烧制成形。
火山灰是时间的沉淀,万物的滋土,它们静静的留存,为人们所用,创造生活,流传世间。火山脚下的伊甸园,以极致的理想呈现,正如匠人那般以时间精雕细琢,用匠心传递温度。
时间在其中必然以光的温暖照射内心......
在每一片森林里,湖泊中,
在腾冲盒子的闲暇中,
在马场的闲野中,在小院的柔软中......
某一天,
书案上多了一个插花的土陶花瓶,
清香之外不也又是一番本味的回归。
某一天,
茶炉中多了几个熬制雷响茶的茶罐,
每一次的煮沸都是一次自然的本原。
项目介绍
作为保集集团首入云南的大型标杆文旅项目,整体规划为五大功能配套板块,分别为火山艺术生活板块、火山风情街区板块、火山乐活公园板块、火山温泉康养板块以及火山养心旅居板块,涵盖了娱乐体验、休闲购物、水疗康养、艺术民宿、高端酒店、旅居度假等多种配套,打造腾冲全域多维原奢假日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