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罈聊聊釉里红

发布时间:2025/5/21 11:29:39   
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2840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彩装饰瓷器的最后一个品类---釉里红。同样我还是以天津博物馆馆藏的一件”明洪武时期釉里红松竹梅纹的罈”和大家分享。

说道“釉里红”听名字就知道它属于釉下彩,和“青花”一样,是景德镇瓷工的重要发明之一;唯一不同的是“青花”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而“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素胎上绘画纹饰之后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经还原焰高温烧制而成的这种白地红花的瓷器。但是“釉里红”比“青花”对窑室气氛要求极为严格,铜必须在还原焰气氛中才呈现红色,由于铜离子是非常活跃的,如果想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对于窑内温度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烧成温度控制在摄氏度上下温度差在20摄氏度以内,不然的话温度低了图案的色泽会发黑色;而温度高了,纹样易于晕散,颜色烧飞了。古代的中国没有我们现在的高科技手段,我们现在是可以非常精准的把控好火的温度,因为我们有温度计,可以随时的控制温度,但古代我们是没有温度计的。那么控制窑炉的温度就是靠烧瓷的窑工经过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通过观察窑火的颜色来判断当时窑温的高低,一个好的窑工通过窑火的颜色分辨温度的误差可以小到千分之一度;当然了这种人也属于凤毛翎角了。因此在烧制釉里红的时候景德镇的窑工如果无法非常准确的判断温度的话尽量把温度控制较低,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成品率;但是温度控制的较低就会出现色泽偏黑的效果,不能达到鲜红的颜色。至清代康熙时期有一种非常有名的颜色釉瓷叫“郎窑红”,由于用的呈色剂也是氧化铜在高温还原焰中烧制的这种红色瓷器与“釉里红”一样。所以至今很多人有这么之说“要想穷,烧郎红”,其实说的就是这种以氧化铜为呈色剂的高温铜红釉的瓷器非常难烧。

而我们今天介绍这件天津博物馆馆藏展品“明洪武釉里红松竹梅纹罈”它的颜色没有达到很鲜艳的红色,发色不正,有些偏暗淡。也正是处于明洪武早期釉里红的烧造技术还在探索之中的时代特点。

罈腹一周绘制松竹梅岁寒三友纹饰,寓意君子高洁、坚韧、勇敢、正直、磊落的品德和情操;以松、竹、梅岁寒三友这种题材在瓷器中出现的装饰方法也是我们中国古代文人的推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1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