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侯弟江民间传统工艺的奇葩东窑沟制陶

发布时间:2022/9/15 20:13:06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www.bdfyy999.com/

“千古文明开涿鹿”,涿鹿制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专家考察论证,在距今一万多年的细石器时代,古水——今桑干河流域就开始了陶器生产,比全国其他地方领先三四千年。陶器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烧制陶器成为重要的手工艺之一。“东窑沟制陶”是现今涿鹿唯一也是张家口市乃至华北为数不多保护和传承较为完整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

东窑沟村位于涿鹿县城西20公里桑干河畔,人口余人,面积两平方公里,是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古村落,这里陶土、煤炭、水资源丰富,为东窑沟制陶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东窑沟制陶历史悠久,在该村“黄土堂”发现具有新石器时代特征的夹蚌红陶片证实,约-年前此地就有古人类制陶场所。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墨子·尚贤》载“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濒,渔于雷泽”。据专家考证,舜耕之历山、捕鱼之雷泽、都在水两岸,即今涿鹿保岱、窑子头、溪源一带。据此可以推断,地处“历山”、“雷泽”附近,桑干河之滨的东窑沟极可能是舜帝“陶河滨”之地。

方志载,“汉代,上谷太守景丹为在本郡建窑制陶,亲率部下出寻,发现此地土质粘润筋骨,便命人在此驻扎,建窑烧陶,遂成村落”。

唐代,东窑沟一带已有陶窑,金、元时制陶作坊形成规模,东窑沟制陶极盛于明清。村里十有八户是陶业世家,几乎一半劳动力从事专业生产。据说当时,有“陶窑、作坊一百余座,运送骡马上千匹”,产品运销河北、山西、内蒙,送货商队类似马帮,一路浩浩荡荡,也带动了沿途饭店、旅馆、车马行各业兴盛。

至今,村庄仍保存古陶窑遗址、遗迹十余处,村里窑神庙壁画描绘了当时制陶的生产生活场景,村里田头地角陶瓷残片俯拾皆是,缸瓦、残缸筑墙建屋为本地民居一大特色。

东窑沟制陶以粗陶为主,种类为日常用缸、盆、罐、壶、碗等陶瓷制品,产品造型浑厚饱满,讲究釉层加厚,坯胎以黄灰为主,烧结良好。细陶做工精细,造型独具匠心。釉色以黄黑为主,还有微绿、偏绿以及褐色,釉面光亮无裂纹,烧成温度为多摄氏度。

明代,部分先民自山西洪洞迁来此地,定居烧陶,后陆续又有蔚县等地制陶工匠到此落户,东窑沟制陶千百年来通过不断交流融合、传承发展,形成一套独特的手工技艺,其主要工艺流程为制泥、制坯、晾晒、装烧等,分述如下:

采料:该村整座大山都是厚积的粘质灌淤土,蕴藏有丰厚的陶土资源(当地称“矸子”),为褐色矿石,类似煤层,但埋藏较浅,需要开洞采掘。由于质地较软,多用锹、镐等工具人工采挖,极少需要炸药爆破。因位于大山,运输不便,需要肩挑背扛出洞,再用牲口驮或马车拉运至窑场。

粉碎:矸石先用水泡放性,平摊于“矸场”,晾至半干,用石磙碾压粉碎,因其块状且较硬,所用石磙不同于普通的光面碾磙,而是凿有寸把高的棱边以增大与石料间的磨擦。经碾压粉碎后再过筛,分出粗细粉,分别制泥,粗泥制大件,细泥制小件。

制泥:陶土粉碎后,围土打圈,注水,静置(闷)半天至一天,待土充分浸润后,用板锨等工具反复翻动搅拌,或用人力赤脚踩踏,以增加柔性。对韧性要求高的小件、细活用泥料,还需用撞泥、砸泥等特殊工艺,(石砌池子内,放入细泥,用石础反复砸捣,成泥特别柔韧)。还有一种更特别的澄浆泥,即把细粉泥浆取置容器,待沉淀后,滤去水分,则余下泥料更为细腻。泥料制成后,转入作坊内阴凉处,起垛备用。

制坯:制坯是制陶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技术要求最高。通常三人一组,一位师傅配两个小工,共同完成作业。传统作坊多用木制陶轮,两只陶轮由皮带连接(称牵轮绳),操作时,由小工搅动一只,带动另一只旋转,供师傅制坯用。早年制小件也用单个石制陶轮,利用其惯性,独立完成工件。

制坯之前,还需练泥。小工根据工件大小从备好的泥垛上切下大小合适的小块,放到平台上,反复折压搓动,像食堂大师傅和面一样(也称揉泥)。一般揉制加工成胳膊粗细的泥条。

制坯师傅把陶泥放在陶轮中间,随着陶轮旋转,先扒成圆钵,后拉成筒状,再经过撑肚、立膀、挽沿等,两三分钟便成型。两个小工配合把软颤颤的湿坯轻轻一搬,放在专用托子上。多数一次成型,大件如台缸,则先铺底,半干后需分二、三次续接完成。

除了灵活的双手和熟练的技艺,还有一套专用的工具配合使用,半圆形类似蚌形的陶片,称“锅儿”、“抱子”,还有吸水的羊毛毡等,根据不同工件选用不同工具。

晾晒:刚完工的湿坯不能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先在屋内阴至半干后,再搬出晾晒。晾晒过程中,还需经常随阳光照射转动方向,使均匀干透。大件的坯料,如缸、盆在晾晒中还需蘸水拍打,一手持半球形“杖子”,抵住里面,一手在外面,用“拍子”边转边拍,目的是使坯料更致密、瓷实,避免出现砂眼,同时也保证工件不致因晾晒而变形。一般晾晒至少十天,到冬季,则需放在暖室“地炕”(类似农村土炕,下面烧火升温)上晾干。

上釉:泥坯干透后,即可上釉。釉料也为本地独有,呈深褐色,多夹杂在黄土地坂中,当地称“黑阅”,其实是一种胶性粘土,加水成浆后搅拌,均匀地涂刷在泥坯上,(小件也可直接浸入上釉)。里外施釉,缸、盆等多留边沿,未烧时釉色灰黄,烧成后颜色渐变,锃明瓦亮,且防渗漏,美观实用。花盆、烟囱、灶门等多不施釉。

装窑:装窑也是制陶工艺中关键的一环,泥坯做得再好,装烧不当,稍有失误便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传统的烧陶古窑,多为华北直焰窑,后发展有龙窑、推板窑等。直焰窑呈半圆形,形似馒头,故又称“馒头窑”。耐火砖砌成,前设火槽,后有烟囱。入窑陶坯整齐码放在炕形平台上,缸坯一般成套对扣(一套三到四只),之间用圆形泥块支撑隔开,以防粘连。一般装四层缸,每窑一百二三十套,再混装一些盆、坛、罐之类小件,称“带货”,碗类小件,因其轻薄,易变形,须放在特制容器“笼盔”中烧制。

装窑的技术性极强,要求有极大的耐性和丰富的经验,要尽量做到平稳、紧凑,整体向中间倾斜靠拢,保证受热均匀。开烧后,陶坯前面先受热变软,极易下沉、前倾。

铺设火槽(“铺稍”)也有讲究,早年的炉条多为木质,为避免大火引燃,在炉条上预铺厚厚一层砂石(当地称料瓦),砂石隔热、耐烧不堵,增加进气量。烧制过程中还需掺加杂炭,杂炭见火就炸,并适时“捅稍”,避免结焦、炼炉。

烧窑:装窑完毕,封住窑门,预留火口,点火开烧。分“头火班”、“二火班”,由低到高,预热逐步升温,升温太快,极易烧炸报废。把煤炭砸成核桃大的小块,用长柄铁锨将炭块从火口填进去,扇形撒开,尽量使火力均匀。一般连烧六七天,用煤二三十吨,有经验的师傅根据“瓦瓦”(预先放在窑内不同位置的做标志物的黏土块)烧融变化程度确定窑温,掌握火候。开烧后,烧窑师傅轮流值守,昼夜不停,窑主安排“礼办”打里照外,照管他们的吃喝拉撒,直到停火。

出窑:烧制完毕后,先打开窑门,通风降温几天后,开始出窑。一窑产品成色根据位置不同而略有差异,近火处温度太过,略微发黄,离火远的难免偏红甚至夹生。根据外观和色泽确定等级,做出标记(“O”字“X”字等),然后根据不同等级分别定价出售。

千百年来,东窑沟制陶多为个体经营,人工、材料均耗费不菲,一窑成败、好坏维系着一家甚至几家人的生存,村里曾有几次因烧窑报废,窑主破产,硬拉着师傅跳河寻死,上演出一幕幕人间惨剧。

解放后,村里手工业作坊收归集体所有,成立涿鹿县陶瓷厂。东窑沟传统制陶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在陶瓷厂和大山之间巧妙地架起溜索运料,方便快捷。大型矿石粉碎机、挤泥机彻底结束了石磙碾压、赤脚踩踏的原始劳动。手摇陶轮改造为电动机轮,还研制开发出机制缸、盆,工人劳动强度大大减轻。陶瓷厂还投资建成两座现代化倒焰窑及配套工程,淘汰了部分原始窑炉,扩大再生产,连续二十多年,产品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塑料、金属制品大量进入千家万户,陶瓷器具逐渐退出生活领域,陶业市场下滑,面临困境。厂领导和技术人员集思广益、审时度势,在传统制陶工艺的基础上,更新换代,相继开发出机制陶瓦和陶瓷酒瓶。

陶瓦为模制,机器成型,以当地陶土为原料,加入粘土,以其不翘不裂、耐水耐晒,抗压强度大等特点,在民用建筑市场独占鳌头,鼎盛一时。

陶瓷酒瓶采用石膏制模,泥浆浇注新工艺,适于批量生产,给传统制陶技艺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在东窑沟制陶传承人侯占高、侯建军的努力下,年,“正源陶瓷制品厂”投资千余万元,新上“全自动燃气隧道窑”,引进流水生产新工艺,产品产量、质量大幅提高,在京津等地打开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现年产酒瓶万只,专供北京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酒厂。在此基础上,该公司陶瓷研究所正积极探索,用本地陶土试制酒瓶,实现东窑沟制陶由“陶”到“瓷”质的飞跃。

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中,古老的东窑沟制陶技艺渐行渐远,掌握制陶技术的老艺人已为数不多,且均已年过半百,后继乏人,濒临失传。东窑沟制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陶器制作历史和演变过程提供了有力佐证,是制陶工艺历史上不可或缺的片段,不应任其自然消亡。

在武家沟镇党委、政府和县文广新局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年,“东窑沟制陶”被列为“涿鹿县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并积极争取申报省、市级非遗项目。年,历时十余年,藏品逾千件的侯印平陶器展馆被县民俗文化协会授予“涿鹿县陶艺博物馆”。古村制陶文化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5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