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非遗之汝窑陶一说陶为汝窑正名
十亩之间,非遗有约
陶一说陶之汝窑篇之二:
为汝窑正名
今天的话题是汝窑之名。因为时代的发展,汝窑的名称在当下概念有点含糊不清,作为汝瓷烧制技艺的传承者、作为汝瓷国标的主要起草者有义务为汝窑正名,理清汝窑概念,以更有益于汝窑的传承和发展。
汝窑和仿汝窑
窑以地名,故名汝窑。汝者,宋时之汝州也。宋时汝州所辖之地包括今天河南省的汝州市、鲁山县、郏县、宝丰县、襄城县、叶县、汝阳、平顶山等市、县地。年改为临汝县,年撤县改市至今。所以,当时在汝州市技术监督局起草汝瓷国家标准时,其原产地范围就包括汝州全境和宝丰县的几个乡镇。最后经国家核准认定,凡取自该范围的原料烧制出来的瓷才叫汝瓷。据GB/T-界定,像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广州枫溪、浙江龙泉、江苏宜兴、台湾莺歌镇、日本伊万里和本省的许昌禹州等地,所产汝瓷均为非原产地汝瓷,沿用传统叫法只能名之曰仿汝产品。在至年,汝瓷仿品盛行。仿品多用电窑氧化火烧制(传统烧制用还原火),其作品多集中于茶具、香具等形制,这些多是南方诸窑最擅长的造型,恰是刚刚恢复传统技艺的汝窑所欠缺的。再加上资本助力,营销手段加持,名人效应炒作,许多仿汝之窑,借汝窑之名,都赚了个盆满钵圆。这给汝州提了一个醒,如何提升制作工艺、如何改进汝瓷造型、如何与市场紧密结合等等要多下些功夫。
注意,这里出现了汝窑的两个概念:原产地汝瓷和仿汝。这是需要澄清的一组概念。特别强调,这里所说的仿汝,不是仿古汝瓷,而是国标所定产地之外的窑口所烧制的釉色和形制都很像的汝瓷。这是市场经济所致,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原产地汝窑的觉醒和发展。
汝窑与汝瓷
这是我需要说的第二组概念。汝窑,其实是业内的一个口语,说顺口,习惯了。其实,我们的口语习语,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提炼的过程,不仅仅是约定俗成,还包含了许多修辞手法,譬如汝窑,本指烧制汝瓷的窑炉工具,却用来代指其烧出来的产品。这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说起来具体、生动、形象,很有生命力。所以,当你听到业界说汝窑时,要明白其所指的是汝州产的汝瓷。但汝窑的本意指窑炉也不能忽略了,这对细分汝瓷的类别很有意义。
官汝与民汝
汝窑历史上分官窑和民窑。朝廷官府所建之窑为官窑,民间百姓所经营之窑为民窑。汝官窑,即专为宋室朝廷烧制汝瓷的窑口,譬如清凉寺窑、张公巷窑,釉色以天青釉为主。汝民窑,指汝州民间百姓所建之窑,釉色多为豆绿釉、白釉、黑釉、酱色釉等,譬如严和店窑、段店窑、杨沟窑等。汝官窑所烧之瓷,名曰汝官瓷,简称官汝;汝民窑所烧之瓷,名曰汝民瓷,简称民汝。《中国陶瓷史》所谓临汝窑者,实指汝州民窑所烧之瓷也。用临汝窑来命名汝窑,很不副实。
汝瓷与汝陶
其实,汝窑所烧之器分为两类:一类是陶,即汝陶;一类是瓷,即汝瓷。汝陶可以再细分,汝瓷亦可以再细分。陶为瓷之母。汝陶的历史以阎村遗址为例,至少可以追溯到年以前。汝窑的历史应该从这里算起,汝陶的烧制技艺传承了至少年矣,因为与生活密不可分,所以从没有断过譬如水缸、和面盆、生豆芽的瓦罐等。这种汝陶的制作技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尚未进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而已。这种尚未进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的,我常常在非遗保护实践中称之为非遗资源,进入国家非遗名录的我称之为非遗项目。我在深圳已经为全国38位非遗资源层面的传承者整理资料,协助他们完成非遗传承人申报,成功进入了国家非遗名录。这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