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玉祥瓷业有限公司的全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浩瀚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毅通讯员/陈君陆杏聪
信号灯闪烁,智能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偌大厂房不再是人满为患的拥挤场面,一个个圆形、异型的精致碗盘在生产线上鱼贯而出……7月11日,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润实业)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给陶瓷制造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成立18年,陶润实业高擎创新大旗,跑出了年均增长18%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犹如缩影般,客观展现了醴陵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陶瓷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成果。
从传统瓷瓶到现代生活用瓷,再到电子陶瓷、陶瓷新材料,历经千年窑火,结合科技力量,一座人文之城浸透创意气息,一座历史之城彰显现代活力。
机器换人,换来产业新动能
3年引进安装设备近台(套),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超过70%。
素白色的半成品,经过杯类自动浸釉机精准上釉,再进入米的釉烧辊道窑进行烧制……6月24日,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溢百利分厂,记者见证了一只只陶瓷杯的自动化“诞生”过程。
去年9月,这条醴陵最长的日用陶瓷智能窑炉在该厂点火,配备了全自动滚压机、自动化窑道、自动浸釉机,年产能近万件。
“过去劳动强度大,需要身强体壮或技能特别娴熟的工人。现在,窑炉升级,对人的依赖性较低,工厂人均产值提升了约60%。”该厂厂长姚志勇介绍,米较80米窑炉降耗30%,产品合格率提升了5个百分点。
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陶瓷生产长期依赖人力,成型、出模、入窑……基本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手工操作。
“传统陶瓷生产线有30多道工序,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将工序缩至7道,不仅节能降耗,还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湖南玉祥瓷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拥有湖南省首条陶瓷等静压自动化生产线,能减少50%的用工、18%的损耗,提升15%以上的产品合格率,日产能达6万件。
自动化是醴陵陶瓷企业的重要发展支撑,近3年来,该市陶瓷企业累计投入近4亿元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安装设备近台(套),陶瓷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替代率超过70%,在全国陶瓷主产区位居前列。“自从引进新的自动化器械以后,人工成本降低,产量提高了三成多。”湖南金品瓷业总经理黄科健说。
数据支撑,企业降本增效
制造工厂更“聪明”,工人更“省力”。
坐在办公室,李申点击鼠标,数字化大屏上,车间里热风炉实时运营参数、窑炉运转周期等一清二楚。一旦有参数运行异常,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便会接到调整指令。
而去年9月前,这位湖南泰鑫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还靠电话与车间沟通,下班后翻阅笔记本了解当天产量,而工人们则凭着经验设定温度、时间等参数。去年销售额达2.2亿元,大家的工作量不言而喻。
变化来自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企业管理、生产、库存等全流程实现数字化。“引入IOT智能平台,每秒钟或分钟固定抓取参数数据,管理层只要有账户,在哪里都可以实时了解工厂运行情况。”李申说,通过对生产品质的实时掌控和对现场的规范管理,成就了精益体系下的智能工厂。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让制造工厂更“聪明”,工人更“省力”。“过去凭经验,如今看数据;以往生产依赖人力,现在系统科学测算每道工序时间,节能环保。”李申给记者算了笔账:通过构建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管控体系,公司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均提高20%,成本节约15%。
数据也是生产力,在土与火的交融中,传统陶瓷生产也能“潮”起来。
1秒钟,眨眨眼的工夫,上传待检图片12张;每天,对容器型瓷器的检验数量可达个。去年7月,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AI陶瓷质检平台应用项目”上线运行。
这是国内首条5G陶瓷自动检测生产线,该公司负责人坦言,不仅可以大幅缩减人力,还能够有效解决高强度人工目检视觉疲惫后导致的容错率增加问题,“预计一年可节约质检成本万元。”
同时,在该公司,通过ERP信息化系统,企业生产的全流程尽在掌握。
研发不歇,核心技术自主
“陶瓷轴套”“陶瓷防弹片”……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内,样式繁多、功能多样的陶瓷新材料产品,让参观者感到惊奇,“陶瓷还能这样用?”
该所负责人龙毅旭熟练地介绍陶瓷技术和产品,每当有人问“陶瓷会不会容易摔碎时”,他总会笑着拿起样品丢到地上,结果连一丝刮痕都没有。
在醴陵,陶瓷产品不再是传统观念的锅碗瓢盆,薪火相传、绵延千年的窑火在醴陵燃烧出“科技范”。
该市现有陶瓷行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中心13个,研发的功能陶瓷、陶瓷新材料等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千伏避雷器用瓷套,打破国际垄断;醴陵市浦口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千伏变压器瓷套,刷新国内技术水平……在醴陵,由一块瓷泥裂变为多种电瓷产品,配套全球电力设备,攀上有“电力珠峰”之称的特高压。
在技术进步的今天,靠人工开发的釉色被视为日用瓷、艺术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红官窑”每年拿出销售额的5%用于技术创新,研发的高温色釉釉下彩产品,改变了传统釉下彩产品坯体颜色单一的局限,丰富了釉下彩的表现形式;“陶润实业”每年研发上百种釉色,产品深受海外市场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肩负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使命,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掌握产业发展主动权。
以科技创新推动陶瓷产业从根本上强起来,建设强大制造创新体系,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这是“强核”;突出陶瓷新材料等关键环节,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跃升,这是“强链”;通过“强核”和“强链”培育推动陶瓷业高质量发展,挺起制造业脊梁,这是醴陵的新探索、新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