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资源 >> 海波随笔香港有青山,青山有龙窑
香港有座青山龙窑,但连绝大多数香港人都并不知道它的存在。
今年四月末,我曾初次拜访那里,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作为香港仅存的、唯一一座完整龙窑,它的延续与发展正面临巨大窘境。
此次,借着“新瓷NewChina”特展走进香港的机缘,我邀请参展的30余位海峡两岸暨香港的陶瓷艺术家及嘉宾共访香港青山龙窑,希望以此来为“青山龙窑”的保护和发展建言献策,呼吁大家对这份香港文化传承记忆的重视。
香港青山龙窑,地处屯门地区。其实不管对香港本地人还是对观光客来说,屯门都是耳熟能详之地——那里,是品味香港海鲜最为出名的地点之一。而就在距离海鲜码头不到十多分钟车程、屯门青山公路青山湾段显发里,就是香港龙窑的位置所在。
6月中旬的香港,天气已然十分闷热,青山龙窑第二代传人梁柏泉老先生一早就等在青山,为我们的参访做准备。一见到我们,他便请志愿者取来驱蚊水,烧起驱蚊叶。他还是穿着我第一次见他时的那件淡蓝色衬衫、灰色西裤,腼腆的神色中流露出一丝激动。这是今年,香港龙窑迎来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参观。
龙窑又叫做长窑,是一种半连续式的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造隧道形的窑炉,以斜卧似龙而得名,晚间烧制时,其间火光更如一条沿山脊爬升的龙。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火焰的抽力大,升温和降温速度较快、装烧面积大,产量也高。这座窑长约20米,倾斜20度,窑头、窑床、窑尾皆保存完好。窑尾处更保留有一面由水渠和花盆砌出的特色窑壁。
青山龙窑由当时一群从广东石湾赴港的师傅合力建成。后由梁老先生的父亲——梁森先生进行改良,形成了家庭工厂模式的“工合陶窑”,并一直运作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彼时,青山龙窑的产品种类繁多,从日常用具如五加皮酒樽、水渠、沙煲等,到珍贵的艺术雕塑及艺术品,皆有涉猎。更因为其出色的烧制能力,吸引了很多外省艺术家过来送烧,石榴红、铜红釉、钧蓝、钧紫、天青釉等名品在当时均可烧制,青山龙窑亦可谓盛极一时。在这次“新瓷”香港特展中,我们也特别为香港青山龙窑留以区域,展现了上世纪50至80年代三件由其出品的瓷艺佳作。
然而,自从年政府以保育用途收回龙窑所在土地后,青山龙窑的窑火不得不停熄。更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改建计划至今还处在搁置中。这期间,梁老先生曾试图复烧龙窑,却因空气环境等问题不了了之。
说到这里,梁老先生不免有些微微哽咽和停顿。
年,青山龙窑被列为三级历史建筑。但眨眼又五年过去,仍未有任何活化动作的启动。早前,政府更建议削减龙窑的范围,将其一旁的一间废弃校舍拆除,并在30米外建高密度住宅。龙窑的未来发展,已经迫在眉头。
虽然青山龙窑烧制无法重启,但其存在的意义是斐然的。作为龙窑的传人,该如何保存和唤醒这片土地的生命力呢?梁老先生自觉有硕大的责任感,却又无力而无奈。在一切得到改善之前,他唯有死死地守住这片土地。
如今,他以售卖瓷泥与釉料来维持龙窑的日常开支;他亦曾给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先生写信,建议将校舍改建为服务附近街坊、联动龙窑区域文化建设的场所,既能够节省出大量的资金,又有利于龙窑“活的博物馆”的实施。而今,龙窑的改造方案仍然在等待回复,等待“命运的安排”。
一众艺术家们静静地听,站在参差交立的细叶榕树树荫下。阳光从叶缝中透撒下来,形成美妙的光影。但这片土地需要的是真正的“光”——社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