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安徽,从“铜墙铁壁”到“芯屏器合”再到“集终生智”,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专精特新近八成聚焦制造业,作为这一“关键变量”正加持着安徽制造业的磅礴之势。
安徽在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专精特新”发展意见、第一个修订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第一个出台国家级“小巨人”奖补政策,截至目前,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户,以占规上中小工业企业17.7%的数量,贡献了28%的营收和利润;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户、居全国第7位。
安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小而专”“小而精”,逐步成长为“精而大”“专而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单项冠军”“配套专家”。
华升泵阀:顶流!细分领域世界第三
9月8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上,合肥华升泵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典型专精特新企业作了交流发言。“专精特新道路,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金光大道。”该公司总经理何玉杰感慨道。
工业泵,在很多人眼里只不过是个技术含量不高的铁疙瘩。实际上,工业泵是石化产业领域中的重要基础零部件和重大技术装备,是流程工业必不可少的动力源,是非常关键“心脏”设备。
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发改委公布我国与西方国家前十名的技术差距,工业泵技术排名第七。触动于此,怀着解决化工流体机械难题痛点和产业报国的梦想,华升泵阀的投资人和技术团队十年磨一剑,走上专精特新的创新发展之路。
多年来,华升泵阀始终保持初心,专注细分领域,坚持深耕细做,将环管轴流泵产品做到了中国第1、世界第3。
“数字化转型是市场化竞争中的一个必选项,企业必须加强数字化、智能化的培养和引进,借助数字化来提质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何玉杰看来,坚持数字赋能、创新引领,是华升泵阀腾飞的新引擎。
近年来,为了更好拓展市场,服务客户,提质增效,华升泵阀决定实施数字化转型,在原有E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PLM、MES系统,公司产业链由单一制造业向智能化管控增值延伸,研发了数字化管控平台和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
该平台可以快速获取数据,使得设计和生产速度提高2倍以上,确保了流转环节快速准确。智能防爆巡检机器人对泵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数据实时上传,对潜在故障进行预判和报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华升泵阀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并拥有安徽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特种化工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环管轴流泵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研发平台和1个合肥市职工劳模工作室。
金星智控:吸睛!推动高端仪器国产化
工业物料成分是流程工业工艺控制不可或缺的核心参数,尤其是熔体成分在线感知,是冶金智能工厂建设的“卡脖子”难题。
金星智控作为国内冶金在线检测的拓荒者,将LIBS技术成功应用至冶金检测领域,开发出GS-LIBS2X00G系列产品,突破工业过程中高温熔体的在线检测难题,实现由钢铁行业中高炉铁水、有色行业中的电炉铜水等℃以上高温熔体成份的快速检测。
“此举解决了数百年来冶炼过程中釆用人工取样化验的方式,有力支撑流程工业精准调控、节能减排、降本增效。”企业负责人表示。
年,合肥金星机电应用技术研究所在改革开放的新热潮中毅然创立,聚焦特种视频领域,广纳专业人才,打造科研环境,将主攻方向锁定工业窑炉监测技术攻关及产业推广,在国内工业特种视频领域赢得话语权。
年,企业改制为合肥金星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启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完成管理体系认证,践行社会责任,屡获国家级荣誉,承担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以甘坐冷板凳潜心研发的决心,推出系列化产品,在推进高端仪器国产化进程中奋力突围。
年,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首批中央财政重点扶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面进入工业成分在线检测赛道,并全新打造专业级智能自动控制系统与行业解决方案,持续在专精特新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深耕工业过程检测仪器领域30载,金星智控始终坚持以专精特新为主线,打造专业化创新团队,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打造“前瞻性研究+应用型研发”为一体的协同创新联合体。
禾臣新材料:点赞!“小不点”长成“小巨人”
员工,从18人增加到如今的人左右;
厂房,从平方米增加到如今的4.5万平方米;
资金,从40万元增加到如今的净资产达1.2亿元;
……
仅仅6年,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从一家“小不点”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成立于年的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平板显示、光学、半导体类精抛材料以及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尤其是该企业研发的CMP抛光垫材料和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技术含量高,且价格仅是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左右,一举打破了该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为助力企业发展,不仅和县经开区,整个和县上下不遗余力做强“引才育才”文章,出台人才政策助力禾臣新材料这类科创企业“爬坡过坎”。
和县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大力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登高”计划,重点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技能人才和大学生。
通过企业与政府双向合作,目前,禾臣新材料已形成博士生5人、研究生15人的强大技术团队,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B等级,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在6%以上。
今年6月27日,和县首个高校招才引智工作站暨企业“研发飞地”在四川大学揭牌,这家“招才引智工作站”就是为禾臣新材料量身定制的。
“目前,该工作站已招聘了4名研究生入站工作。”企业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工作站规模,实现把“研发种子”种在工作站,在和县收获“实业成果”。
截至目前,禾臣新材料拥有各项专利8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尤其在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领域取得多项专利技术。
方园塑胶:难得!勇当全球行业翘楚
绿色、节能、高效、环保,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替代金属材料提高筛分效率,改善筛分效果,节省能源,改善环境,让每一家矿山都成为绿色工厂,实现环保高效、节能减排。
“做好网,做全世界最好的网。”这是安徽方园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始终追求的目标。
该公司坐落在淮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生产聚氨酯精细筛网、多叠层高频细筛的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产品畅销国内近千家煤炭、金属、建材、化工等企业,还出口到29个国家和地区,是国内筛网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公司年在专精特新板挂牌上市。
该公司深入研究选煤选矿厂介耗居高不下的技术难题,研发一款聚氨酯波浪形筛网,通过在淮北选煤厂的实验,同等筛分条件下,介质消耗量降低50%左右。
从实际出发,解决用户筛分难题为出发点,坚持研发筛分行业最前沿的共性难题,不断推出新产品、新设备、新方案、新技术,方园人在诚信经营和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客户群也越来越多。
得益于产品的适销对路和不断伸链延链,方园品牌逐渐被市场客户所认可,年至年,公司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产值和利润都实现20%以上的高速提升,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
20多年以来,方园塑胶公司专注于高端筛机、筛网的研发,注重科技兴企,立足高端,对标叠层筛国际龙头,打破国外企业在聚氨酯精细筛网领域在全球近60年的垄断和封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制出纤维增强型聚氨酯精细筛网,并以网带机研制出高端多叠层高频筛机,产品达到国外产品的水平,某些性能指标超过国外水平,在高端筛分装备领域在我国乃至全球打造出“方园塑胶”的民族品牌。
该公司以多年雄厚的技术积累,持之以恒的创新意识,丰硕的创新成果,成为全球精细筛分装备界的行业翘楚。
佳力奇:硬核!手握八项国家标准
年,佳力奇公司承接珠海航展模型机的研制工作,按照传统工艺路线,需先定制工装、固化成型、组装装配。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工装仅使用一次,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如何破解?
佳力奇的研发团队采用无模成型技术,根据零件数模外形制作泡沫芯,泡沫芯材加工完成后,经过铺叠成型,最终装配、表面处理形成各个部件,充满了科技感的攻击—11无人机应运而生。
该产品通过无模成型技术,零件完成制作、交付,减少了制造模具费用,同时,此项目技术可适用于其他科研级项目零件的制作,减少购置模具的费用。
佳力奇公司年底正式投产先进复合材料结构件和功能件,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航空工业所等进行产学研合作,投入余万元建立的国内领先的先进复材实验室,目前拥有国家标准8项,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
年,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1亿元,年营业收入2.35亿元,年实现4.28亿营业收入,目前上市已进入辅导阶段。
在年该公司获得安徽省工业精品、安徽省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年获得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
据介绍,该公司三期技改项目计划投入4.5亿元,建立安徽唯一,中国领先的“先进复材飞机大部件制造中心、先进复材数控中心、先进复材智能制造中心”,预计下半年试生产运行。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更高层面需求,乃至解决卡脖子的社会问题,对行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与祖国同频共振,计划“十四五”期间逐步实现科研引领企业发展,更好服务当前客户的同时,沿着公司核心能力主线,逐步拓展航发、航天、民机、新能源汽车市场,十四五末将实现30亿元/年的经营目标。
来源:安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