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资源 >> 江西商周时期从无釉到有釉的成就,开始由陶
作为引领商周时代的我国南方印纹陶中心,以吴城遗址为中心的古遗址中,出土原始瓷比例最高;吴城遗址发现的陶瓷烧造的窑炉区,生产了商代最优质的原始瓷器。
万年文化鹰潭角山窑址,既是我国商代一处最重要的商业性窑场,同时也是我国生产原始瓷器最重要的窑场之一。
在由陶嬗变成瓷的历史过程中,两大古文化聚落中心为我国古代窑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有章可循的过程。可以窥探到这一嬗变历程。
先民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渐认识了釉的特性并发明了釉。
新石器时代人们为了陶器表面粗糙带来的缺陷,采用修刮、磨光等方法,或在陶胎上施抹一层化妆土,使烧制出来的陶器更加美观实用。
随着窑炉技术的改进,烧成温度的进一步提高,涂抹在瓷胎上的化妆土在高温作用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草木灰有机结合,不经意间形成了一层晶莹剔透的玻化层。所谓的“窑汗”的产生,即是这一结果的真实写照。
玻化了表面的陶瓷器,不但美观,而且耐磨;一旦认识到这一规律,先民们继而发展到主动对陶瓷器表面予以施釉。这就是瓷釉的制作工艺出现在陶器上的的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即古代工匠在涂层工艺的基础上制作出具有一定厚度,在高温下熔融而完全玻化的釉层,原始瓷器由此诞生了。
显然,江西商代两大古聚落群的先民在制作陶瓷器时,在原料选择、窑炉技术、烧成温度控制等方面都获得了重大突破,并且成功地发明了人工釉,使得器物表面光洁发亮,更加美观实用。
从具备瓷器条件的几大因素看,毫无疑问,这些原始瓷器基本达到了瓷器的标准,已进入到瓷器的范畴。
原始瓷器的发明,实现了从陶到瓷质的飞跃,是我国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为我国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以吴城遗址和鹰潭角山窑址为代表的江西制瓷业在商代前期就开始了由陶到瓷的逐渐嬗变过程,并成为中国瓷器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