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陶瓷文化之夏商周时期的陶瓷

发布时间:2022/12/1 17:44:31   

夏、商、周三代的陶瓷品种,大致可分为灰陶、印纹陶、白陶、红陶、原始陶等。这一时期的陶器仍以饮食器皿为主,有豆、鼎、釜、鬲、觚、斝等。其中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灰陶,陶器有素面,纹饰有简单的绳纹、篮纹或彩绘各种图案。

在距今约年前,彩陶出现在黄河流域,此后中国其它地区也陆续出现了白陶、黑陶、灰陶等。据专家研究,最早的陶器是“无窑烧陶”,也就是不使用密闭的窑烧制陶器,之后开始采用简陋的窑制陶,温度已可达到摄氏度。到了夏、商、周时代,制陶技术不断進步,窑炉温度可高至摄氏度以上。

彩陶瓶,新石器时代,通高28.5厘米,口径13厘米,年青海省民和县出土,为马家窑类型器物,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夏代人们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中原一带,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河南西部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有关。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地区。

商朝时青铜器的制作成就辉煌,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仍以陶器为主。商朝时陶器的工艺水平属白陶最高。白陶是把高岭土烧制达到摄氏度以上高温制成的,纹饰与青铜器特点相似,质地洁白细腻,花纹镂刻精美。

商代中期出现了用高岭土作胎施青色釉的原始瓷器。随着窑炉与烧窑技术的改進,原始瓷器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兴盛起来。胎质烧结程度提高和陶器表面施釉,使原始瓷器不吸水而且更加美观。原始瓷器一般都在施釉前在陶胎上绘上各种图案,釉色则多为青绿、青黄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60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