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前景 >> 现代人仿制水平高,几乎把历史名瓷都仿遍,
作者:M·辰
#瓷器篇—57#
亲爱的小伙伴们,感谢您一路支持、跟随“走遍世界博物馆”从文明古国系列的埃及、印度、希腊、墨西哥、伊朗、中国一直走到欧洲系列的俄罗斯以及亚洲系列的土耳其等。现在,年重头戏——“瓷器篇”正在进行中……速度围观啦!
(炉钧釉琮,清乾隆;故宫博物院藏)
前面说到:瓷器按釉色的多少可分为单色釉瓷与多色釉瓷两大类。单色釉瓷,指瓷器器表只有一种釉色,如红釉瓷、黄釉瓷等属于单色釉瓷;而瓷器釉面呈现多种釉彩的则为多色釉瓷,如花釉瓷、炉钧釉瓷等都属于多色釉瓷,或称“杂色釉瓷”。
今天,咱们说说多色釉瓷中的——炉钧釉瓷。
(本文图片由M·辰、福元拍摄,版权所有)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北宋;故宫博物院藏)
什么是炉钧釉瓷?
首先说炉钧釉瓷中的“钧”,它来自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钧瓷。钧瓷是宋代名瓷,因产地在钧州(现河南禹县境内的钧台)而得名。钧瓷因其釉料中含有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各种金属元素发生了不同的呈色反应,从而使釉面出现了红、蓝、青、紫交相辉映的色彩效果。这种梦幻般的釉彩又被称为“窑变釉”。
钧瓷因为具有窑变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魅力而受到市场的追捧。它不仅在宋代除钧台窑场外另有河南、河北、山西、浙江以及内蒙等地的窑场竞相烧造钧瓷,它还延续到了元、明两朝也继之烧造钧瓷(仿钧瓷)。
尽管各朝都有钧瓷出品,但终因钧瓷的烧造条件高、难度大(其中铜红釉对窑炉温度的要求非常苛刻)、成品率过低等因素而最终衰落于明代。
当时间到了清代雍正朝时,清雍正六年(年),唐英奉命驻景德镇御窑厂任协理官,并在其任内创烧了炉钧釉瓷。
炉钧釉,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种瓷器颜色釉,因史籍中有“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的记载,故称“炉钧釉”。
(炉钧釉长颈瓶,清雍正;国家博物馆藏)
炉钧釉瓷工艺
炉钧釉是雍正时期创烧的一种低温釉。
炉钧釉瓷的烧制工艺:1.先入窑以高温烧成素胎;2.于素胎上施各色釉;3.于低温彩炉中二次焙烧成器。由于二次焙烧是在炉中进行,因而被称作“炉钧”。炉钧是仿钧窑瓷器。
炉钧釉瓷始烧于清雍正时期,此后历朝均有烧造,但以雍正朝所制最为名贵。
(炉钧釉长颈瓶,局部)
炉钧釉瓷特色
唐英在《陶成纪事碑记》中述“……炉钧釉,色在广东窑与宜兴窑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过之……”。其从釉色上说明了炉钧釉的特点:1.炉钧与广钧和宜钧挂釉不同,2.炉钧花纹为“流淌”状。这里的广钧与宜钧指的是明代时广东石湾与江苏宜兴所产的仿钧窑瓷,两者因釉料成分与烧制条件的差异而釉色有别,而炉钧釉色则介于其两者间。
炉钧的流淌状花纹是其最大的纹饰特色。其主要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垂流条纹,并于其间融有钧红、月白、葱绿等釉色,其画面似峰峦叠嶂,又似仙境缥缈,如礼花怒放,又如星辰漫天,给人一种魔幻神奇之感。
(炉钧釉铺首耳尊,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清人所撰《南窑笔记》中记载:“炉均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
炉钧釉中因含有铜、铁、钴、锰等呈色元素,在高温作用下,因釉面流动而使多种釉色熔融一体,呈现出极为丰富的魔幻釉色。而在一些炉钧釉瓷的花纹中还会出现一些红色或青色的斑点,其中红中泛紫者像似成熟的高梁穗颜色,故又被称为“高梁红”。
炉钧釉瓷中的“红点”与“青点”源自于多种金属呈色剂经炉温反应后所形成的结晶体。由于这种晶体可遇而不可求(钧瓷本身釉色就是天成之色),因此先人说“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事实上有红点者并不多见,极为珍贵。
(图源故宫)
重要特征
炉钧釉,器物里外以及底部均施釉,且底部所施釉色与器壁相一致是其重要特征(上图)。
————
最后说,历史上几乎有名的瓷器后世均有仿制,尤其是在现代古瓷行情持续走高的市场状态下,各种仿冒更是大行其道。但相比其他名瓷,炉钧釉瓷的仿冒品相对很少。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仿制难度非常大,除了其斑驳陆离的釉色本身很难仿造外,其璨若星辰、绚丽斑斓的“流淌式”花纹更不是轻易就可做得的。
更多精彩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