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市场 >> 盐设计middot从修复宋代窑炉
做人做君子,做瓷做钧瓷
年,故宫博物馆举办了“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仿品展”。在餐桌上,一位故宫专家语气略带挑衅地说:“你们那个宋钧官窑能烧钧瓷吗?那窑是假的,我看了,那个只能烧瓦罐。”在场的钧瓷窑炉专家任星航当时就坐不住了,立即起身反驳。然而接下来的话,对他来说却犹如五雷轰顶:“你的证据呢?”他沉默了,对这个往上数七代都是做钧瓷的人来说,钧瓷就是家族的信仰,他从小就坚信这份技艺来自宋朝。宋徽宗出于对钧瓷的推崇,规定只准帝王使用,每年只能生产36件,直到清朝才逐渐流入民间。于是他下定决心,不惜代价也要恢复宋代钧窑的柴烧技艺。
事实上这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随着宋朝的衰败,柴烧钧瓷的技术已失传近千年。历史资料匮乏,唯一留下的就是一座年禹州考古发现的“北宋钧瓷官窑遗址”。然而这并不影响人们对钧瓷的印象,这门技艺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器雄霸天下的历史,开创了陶瓷美学的先河,而宋代的钧瓷更是有着“家有万贯,不敌钧瓷一片”的美誉。
“我们的钧瓷不能没有魂,我们的钧瓷不能没有尊严。”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任星航,年开始,他便全身心投入到了仿宋双乳状柴烧窑炉的复原之中。他发现在遗迹中残留了耐火土的成分,并把它运用到了窑炉之中,成功解答了人们对双乳状结构难以承受度以上高温烧制的疑问。反复实验后,任星航终于发现不同的木柴在不同的温度阶段的使用有不同的讲究。在这份“倾家荡产”式的坚持下,他终于能让窑内的温度达到度以上,并发现即便是用坚实材质的木柴,也能保障高温阶段的稳定。
只有窑炉是不够的,能成功烧制出成品钧瓷才是最好的证据。但钧瓷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十窑九不成。”窑变的成功与否,不仅受制于泥土、柴火这些原料和火候、温度这种技术层面的影响,还包括天气、季节等等不可控因素。这是一场豪赌,任星航在赌盘上已经下了大半辈子的赌注。每一次烧窑都要用去4吨木柴,加上各种成本,一窑都要花费多块钱。为了复原宋朝的柴烧钧窑,他几乎搭进了全部身家,但是直到第七窑烧制,90多件作品一件都没有成功。同行的质疑,家人的劝说,积蓄都花光了,一家人也喝着白水挂面,他依旧没有放弃坚持。
年冬天,任星航在自己亲手复原的双乳状窑炉前收获了第一次成功的窑变。这已经是窑炉建好后第八次尝试了。这一收获迅速在学界引起轰动。于是年,中央电视台的摄影组联系到了他。日夜值班,守着窑炉拍摄,可惜第一次并未成功。面子上有些挂不住的他转头钻进了窑炉,开始了第二窑。第二个30多小时后,窑炉中飞出来了凤凰。一件窑变形似“凤凰涅槃”的作品终于出现。经过如此漫长的烧制,从复原窑炉开始直到作品成型,让这样一件作品本身就充满了神话的意味。“这个《凤凰涅槃》算是圆满了。”他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如今在禹州的“北宋钧瓷官窑遗址”几里地外,任星航建起了国内唯一一座钧瓷窑炉博物馆,23座不同工艺不同年代的钧瓷窑炉不仅讲述着任星航对钧瓷的坚持,也向人们展现了钧瓷烧制的千年历程。
然而任星航并没有就此停下自己对钧瓷的执着,他深信钧瓷不能只摆在博物馆里,只有用到了日程生活中,这项技艺才会延绵不绝的传承下去。于是更多的茶杯、盖碗这些日用器物从他的窑炉中走了出来,流入市场。
“做人做君子,做瓷做钧瓷。”这是任星航一直牢记的祖训,而他却经常打趣自己是“玩火的人”。每当从烟火缭绕的窑炉中钻出来,灰头土脸的他都有一种非同寻常的使命感,这或许就是一个老手艺人对自己所热爱的事业的坚持吧。
出品人│王波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恩泽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穆逸龙李小树曹欣宇李佳遥
视觉总监│杜放视频监制│李小姣设计│刘垚李心彧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正午文化原创转载请联系个别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