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泉州德化亮底色中国白遇上森林绿

发布时间:2023/2/15 23:56:19   
重庆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a_4342723.html

人民网泉州11月7日电(吕春荣)“中国白”搭配“森林绿”,这是当前福建泉州德化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时值第22个中国记者节来临之际,中央驻闽媒体、省直和驻泉新闻单位等19家媒体近日应邀在泉州德化开展调研采访活动,感受多彩德化。

走向世界的“中国白”

今年7月,德化窑址(尾林-内坂窑址、屈斗宫窑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22个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让德化瓷再度扬名中外。

德化臻峰艺术馆内的陶瓷作品。人民网吕春荣摄

4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来到瓷都,先后前往祖龙宫、德化屈斗宫窑址、宋元德化窑展示馆等地调研,了解德化陶瓷的“前世今生”。

德化窑出产的瓷器,始于宋,盛于元、明,衰于清。而在明代,德化白瓷便远销欧洲,德化窑白瓷曾蜚声海外,被欧洲人称作“中国白”。

昔日德化制瓷盛况如何?至今,在德化县境内发现的古代窑址有数百处,其中屈斗宫窑址颇具盛名。

据了解,年,福建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对其进行考古发掘,揭露一座分室龙窑遗迹,面积平方米,全长57.1米,宽1.4~2.95米,共有17间窑室。此处发掘出土器物标本件、生产工具多件,出土物皆为宋元时期的白釉和青白釉器。白釉细腻温润,有的呈乳白色,已开明代建白瓷之先河;青白釉呈水清色,釉厚处呈淡绿色,清雅美观。

“屈斗宫窑址生产了大量的外销瓷,体现了当时德化高超的制瓷技艺,它的窑炉类型、结构是非常特别的。”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说,这座窑炉是德化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而尾林窑的考古发掘,先后发现了四座窑炉,时间横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可谓一眼千年,不仅记录了德化窑炉的历史,不同的瓷器也体现了烧瓷技艺的演变和提高。

因瓷而立,因瓷而兴。如今,陶瓷已成为德化的支柱产业、民生产业:产值亿元、企业多家、产业工人逾10万人、每3名德化人就有1名从事与陶瓷相关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年,德化荣膺全球唯一的“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森林绿”焕发新活力

“林”距离、“森”呼吸,走进德化,许多人最直接的感受便是“与绿同行”。

德化石牛山景区。德化宣传部供图

据悉,德化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8.4%,空气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国字号”生态品牌,生态环境质量位居省、市前列,可以说处处都是绿水青山。

令人心旷神怡的林海和水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第一岱仙瀑、层峦叠嶂的山峰……5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德化石牛山景区,感受这片“绿”。

据介绍,石牛山景区因山上巨石似牛而得名,其主峰海拔米,以峰险、石怪、树奇、洞幽、瀑高、水秀、竹茂而闻名,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

如今,这片绿焕发新活力。石牛山景区近些年精心打造了一批项目,衍生出不少“网红”打卡点。如爱情打卡圣地——天空之心玻璃观景台,天空之心、天空作证,“”;亚洲第二长(总长度米)的石牛山观光索道;“八闽观日第一峰”、中国两处放射状古火山爆发口之一、独特的水蚀花岗岩石蛋地貌——石牛山;汇集众多国家级陶艺大师、国内知名书画家创作的“牛”主题作品的“天下第一牛馆”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运营一年多来,景区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营收1亿多元,解决村民就业0多人,培养各类旅游人才多人,并辐射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土特产销售等的蓬勃发展。”石牛山景区总经理林剑雄表示,希望在每两到三年的时间打造1-2个景区爆款,保持热度和吸引力,并将其逐步推向省外和全国市场,积极创造国家5A级景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3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