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马可波罗IPO可以秀,但不可以如此优秀
前有佛山蒙娜丽莎带着微笑走进深交所挂牌中小板,今有东莞马可波罗带着他的招股书游记向证监会提起闯关深交所主板申请,后面还跟着跃跃欲试的杭州诺贝尔等。懂行的人知道这些是中国陶瓷行业的各个公司名称和品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这些欧洲名人家族的后裔们来华赚银子了。也不知道这些公司是否向这些名人后裔交过肖像和姓名权使用费,否则出海战略又该如何执行。
从这些陶瓷建材商的洋名字让估值之家想起年7月达芬奇家居老板潘庄秀华在请来一堆洋演员助阵的情况下,于发布会现场眼含热泪深情地承认了达芬奇家具是由东莞长丰家具厂代工在保税区一日游后冒充进口洋货欺骗中国消费者的事实。而与此类似的还有近年被媒体踢爆的慕斯床垫找洋老头代言冒充法国皇家品牌的事件,甚至还有更早被央视晚会曝光的欧典地板其号称年创立于德国,其总部和研发中心均在德国,而实际上其所谓总部和工厂就在京郊外。
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家居行业的伪洋货们靠虚假宣传欺骗中国老百姓的现象不一定能说明建材行业也如此乱象丛生。但从上文中提到陶瓷行业的公司名称和品牌来看,不排除瓷砖行业是家居行业发展乱象的青春简化版。当然瓷砖行业水没家居那么深,毕竟东西的大小和价值摆在那,再怎么吹也吹不到什么“皇家典范”、“贵族血统”的洋卖点上,但如马可波罗的头像和“陶瓷中的世界名作”的广告语还是能卖一卖吹一吹的。
今天估值之家带大家一起扒一扒本文开头提到的东莞马可波罗向证监会申请闯关深交所主板的八卦。当然此处八卦不是大家所想的什么婚外情娱乐八卦,因为估值之家有严肃认真的编辑,也是家价值观妥妥的投资研究机构。此处所谓八卦亦不是广西窃·格瓦纳等的搞笑事件,而是指估值之家发现的发行人招股书中披露的种种不太正常的现象以及缘何在国内外市场环境皆不利的大环境下马可波罗却能独善其身,甚至大放异彩。
发行人全称: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发行人”或“马可波罗”)。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主营建筑陶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有釉砖和无釉砖。实控人为广东佛山人黄建平。本次欲公开发行普通股不超过11,.20万股,申请上市的板块为深交所主板市场,欲募资40.18亿元用于扩产特种高性能陶瓷板材等项目。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审计机构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按发行人披露的最近财务数据计算其发行市盈率为21.69。
一、收入真实性严重存疑
在招股书开头部分发行人首先就向证监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财务业绩数据,具体见下表:单位:亿元
从上表我们简单计算便可得知:发行人的营业收入从报告期初的81.30亿元增加到93.65亿元,相对增加了15.19%,年均增长率7.6%,大概和正常情况下我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不相上下,按理说是此增长率是合理的。但估值之家综合发行人报告期内中国经济实际发展情况以及仔细研究发行人招股书后发现,发行人的收入增长(亦即收入)的真实性严重存疑。
1.收入增长与新冠疫情影响不相符
大家都知道年世界各地新冠疫情爆发,世界各地广受影响,作为疫情初发地的中国更是所受影响巨大。可以说除与新冠病毒直间接相关的行业外,各行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用一个量化的数据来就是中国的GDP年增速都从疫情爆发上年的6.1%直接掉到2.1%,下降了65.57%之多。
而受新冠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的消费产业。发行人作为中国消费产业中的一员,但年度收入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上升了许多,上表显示从新冠疫情的上年的81.30亿元的收入额增加到疫情爆发当年的85.91亿元,增加了5.68%,这相当的不符合常理,除非发行人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比较遗憾的是招股书中并无相关的阐述。
此外,年度新冠阴云仍然笼罩在世界各国的上空,发行人的收入却又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从上年的85.91亿元增加到年度的93.65亿元,相对增长高达9.01%,年的收入增长率更是接近上年的两倍,也许是疫情爆发压制了发行人的业绩增长,但如此报复性的增长其真实性也一样存疑。
2.收入增长与房地产行业不匹配
发行人主营的建筑陶瓷属于装饰材料行业,也是房地产行业的配套下游行业,招股书同时也披露了发行人有近半数的瓷砖是销往房地产企业,甚至发行人前五大客户中几乎都是房企。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发行人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增长趋势应当与全国房地产行业景气指数比较一致。
而报告期内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罕见的低谷时期,经查询行业相关数据(Wind数据)年度-年这两年期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长率分别仅为1.5%和3.2%,年均增长率约为2.35%。而发行人年度和年度的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7.34%,是前者的3.12倍。发行人年度收入增长率是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长率的3.79倍,年度收入增长率是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长率的2.82倍。发行人如此的收入增长率严重背离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状况,直接预示着其收入极有可能被严重注水。
3.收入分布不符合该有的季节性规律
发行人在招股书中披露了报告期内(下同)收入按季节分布的情况,具体见下表:
而发行人所从事的建筑陶瓷行业属于比较典型的一般消费品行业,基本上不受文化和节日的重大影响,而是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理论上平均第三季度收入应最高,但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行人收入的季节性收入规律并不明显,反而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较高。
从上表可以看出明显有妖的是新冠疫情爆发的年度,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比竟然高达34.23%,不但属于全年最高水平甚至超过全年三分之一的水平,而蹊跷的是年度又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的一年。
估值之家整理了发行人报告期内收入按季度分布的平均情况,第一季度收入平均占比14.17%,第二季度为29.13%,第三季度为27.44%,第四季度为29.27%。从这四个数据来看本该是第三季度收入占比最高的却变成了全年倒数第二,仅高于行业内窑炉必须要停工检修的第一季度占比。相反第四季度因为天气冷的缘故本不应该销售占比最高的季节,反而收入占比却最高。而且第二、三、四三个季度的收入平均占比范围集中在27%-30%,在每季度占比25%与剩余三个季度占比33.33%范围内小幅度内波动,甚至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就不波动直接平均都是29%左右了事,人为操纵的痕迹太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会最高呢?因为第四季度临近会计年度末尾,是调整或者操纵收入的最后时机。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报表审计业务遇到第四季度占比过高时都会严格按审计准则要求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和采取必要风险防范措施,因为企业第四季度收入占比过高意味着收入造假的可能性也极高。而发行人的第四季度收入占比最高的表现是完全符合收入造假的表象特征的。
反正估值之家是断然不相信发行人披露的主营收入季节分布情况的,也没见过如此将除第一季度的剩余三个季度收入几乎平均分配的。估值之家从发行人的期末应交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处着手,通过发行人年末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余额来推断发行人第四季度的收入占比情况。此两税的期末占比构成整理出见下表:单位:亿元
从上表首先可以看出发行人报告期内年末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余额占当期所产生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比例平均比例为51.77%和54.61%,匹配度很高。年末增值税占比最高出现在疫情爆发的年度,占比达到全年产生增值税额的近2/3具体达63.32%,相当的不正常。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每月计缴和即征即退的增值税征管政策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行人报告期内12月份实现的收入平均占比能达到50%以上,具体也就上表中的51.77%的比例值,折合成第四季度占比就会更高。
而企业所得税是按季征收和预缴,从上表发行人报告期内企业所得税期末未缴占比平均高达54.61%来看,也高度印证了从增值税角度推算出的第四季度收入确认超过50%的异常情况。而企业所得税期末未交额占比最高值出现在年度,其第四季度实现的利润居然能达到69.12%的近乎70%的水平,简直不可思议。而利润和收入直接对应,也即意味着发行人在年度第四季度实现了全年近70%的收入。
以上可见发行人披露的上述收入按季节分布情况是多么不靠谱,此也进一步证实了发行人的绝大部分收入在第四季度甚至是12月实现的。那么发行人为何又处心积虑地在招股书中披露一个经过严重人工干预的失真又失实收入按季节分布情况表呢?答案很简单…为了闯关。
4.自杀式销售有悖正常商业逻辑
中国本轮房地产调控从年底即告开始,政策一码加一码。到年8月人民银行及住房城乡建设部规划了房地产公司的三条红线政策出台标志着房企日子雪上加霜,再到次年9月恒大债务危机正式爆发标志着房企暴雷的时代正式到来,反观发行人可谓反应迟钝。发行人报告期内对房企销售情况见下表:单位:亿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发行人几乎不顾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层层加码,一直不停地给国内各大房企出货再出货,甚至不收款都出货。报告期内累计对房企销售居然达到惊人的.18亿元,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1/3的货款收不回来发行人自己就先暴雷了。
发行人为何冒如此大的风险疯狂出货给房企呢?俗话说压死骆驼的稻草是一根根加上去的,发行人作为一个年产销额近百亿的大型企业不会如此后知后觉甚至一点风险意识都没有吧,难道发行人拿着高薪的一众高管们都“两耳不闻窗外事”吗?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人在年度向恒大销售了7.70亿元,到恒大已经暴雷后的年居然接着向恒大销售了4.13亿元,简直到了让人无语的程度。发行人报告期内冒着连履约保证金都要不回来的风险坚持向一众房企甚至恒大大批量出货的行为无异于自杀,正常人都没有这样做生意的。发行人如此自杀式的销售行为与正常的商业逻辑严重相悖。估值之家大胆推测如果发行人没有昏头的话就是收入严重造假了,二者必备其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皆备的可能,因为商法人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5.超高的人均年产值
依据发行人披露的营业收入数和员工人数,估值之家整理出发行人的人均年产值见下表:
我们姑且不看发行人如何做到将人均年产值从年度的.17万元/人年增加到年的.54万元/人年,增加了22.70%。单从发行人报告期内平均的人均年产值.23万元/人年来看,作为一个置身于传统建材行业的制造型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年度中国GDP总值为1,,.70亿元,该年按中国总人口14亿人计算,人均GDP仅为8.17万元/人年。按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年度中国劳动力人口8.82亿人计算,年度劳动人口人均GDP为12.97万元/人年。而中国的平均GDP绝大部分是传统制造业贡献的,发行人作为传统制造业中的一员,其GDP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12.97=10.99倍,这个水平相当浮夸。
不知道发行人是产品有高科技傍身还是发行人自身有不可示人的独步江湖之秘技方能成就如此11倍的数值?
6.大量存疑的关联交易
(1)大量的关联方销售
发行人披露了关联销售金额见下表:单位:亿元
从上表关联销售报告期内平均占比为10.51%可以看出,发行人报告期内的收入至少10.51%由关联交易产生,依据发行人披露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那么也即至少有10.51%的净利润有关联交易贡献。这个占比是相当恐怖的。
其中还有个奇怪的现象的是上表中第一行的关联方唯美装饰,年度是发行人的第一大客户,发行人在该年度向其销售10.72亿元,占发行人当期收入比例为13.19%。年度是发行人的第二大客户,发行人在该年度向其销售6.48亿元,占发行人当期收入比例为7.54%。然而到了年度,对其销售一下子全部归0。该关联方堪称是发行人的最佳拍档,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一点都不拖泥带水。估值之家认为在处理唯美装饰关联交易的问题上,发行人太过于肆意和随意,欠缺必要的严肃性和对资本市场应有的尊重。
(2)大量的关联方采购
发行人披露了关联采购金额见下表:单位:亿元
与上面关联销售向对应的是发行人向关联方采购,黄老板的各个亲戚朋友齐上阵,注册各种公司除了为发行人代销产品外,还向发行人提供代购原材料、代购服务、代买配件甚至代为提供运输服务。
姑且不论发行人是否具备基本的独立性,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铁定的:只要发行人有需要,一众关联小弟鞍前马后将发行人服侍的妥妥帖帖。从上表看发行人每年预备了当年度成本额的10%左右来养活这一众小弟,老大平时好吃好喝养着你们,到老大有需要的时候你们挺身而出就可以。上表占成本总额年8.51%的关联采购仅是发行人主动披露的而已,至于实际是多少,只有发行人自己心里清楚。上面所说的关联销售金额同理。
估值之家就上表的关联方采购扒一扒带头小弟唯美装饰(及其关联方),实在忍不住想吐槽下发行人与该带头小弟的关联交易安排。唯美装饰全称东莞市唯美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也是黄老板控制的论资排辈是发行人兄弟的公司。发行人在黄老板的安排下向唯美装饰及关联方委托加工(也即所谓OEM生产)陶瓷成品,结合上面发行人也同时向其大量销售瓷砖,也即唯美装饰装饰不但和发行人同处东莞一地,其既是发行人的客户又是发行人的供应商,也就是行话讲的客商一体。
二者具体的业务场景如下:发行人按唯美装饰采购要求生产瓷砖大量卖给唯美装饰,唯美装饰按发行人采购要求大量生产瓷砖卖给发行人,然后双方各自拿着对方的产品卖给自己的客户。也不嫌运输来又运输去的麻烦。基于双方产品同质化的特点,那么发行人为什么不能将如此繁琐的业务进行下简化处理,即双方各自将对方委托来生产的订单反委托回给对方生产,也即下单给对方的同时指定对方为收货方,也就是双方按对方要求各自生产各自收货入库后再卖给各自最终客户,这样至少繁琐的物流环节就可以省掉了。再考虑到最终客户的实际需求和窑炉点火烧起来相当麻烦,相互生产的环节也可以进一步互免。双方只需按委托和反委托两个订单把发票开两遍并将款项结清就可以了,完美双赢。
搞不懂发行人为什么不采用如此简洁高效的方法,非要点火烧窑又要搬砖将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处理。此外搞不好发行人还能因为创新的反委托加工模式而获个莞城的创新奖也未尝不可。
二、向供应商采购异常
1、部分供应商实力存疑问
收入造假免不了成本和采购连带造假,而采购造假则某些供应商免不了会露出马脚。
发行人前五大供应商中的佛山市百乐陶化工有限公司是黄老板的大舅哥和小姨子兄妹俩合开的专门向发行人提供瓷砖釉面化工料的第一大供应商。年度发行人向其采购硅酸锆等化工料(后同)1.20亿元占发行人当期采购总额的3.63%,年度发行人向其采购1.04亿元占发行人当期采购总额的3.17%年度发行人向其采购1.30亿元占发行人当期采购总额的3.25%。而查询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大舅哥和小姨子的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才50万元,而且还是一家被备注为小微企业的贸易公司。报告期内缴纳社保人数分别为36、35和25人,按此计算的人均年产值为万元/人年-.13万元/人年之间,是发行人人均年产值的2.88倍到3.65倍之间。如果按上文提到的发行人的收入严重注水造成发行人人均年产值过高推测,则该供应商收入更加被严重注水。水源在哪里?答案不言而喻。
黄老板为了让自家人赚些小钱而安排发行人向佛山市百乐陶化工有限公司采购原本没问题。但年年采购金额过亿就说不过去了。而发行人该种原材料年采购金额过亿元,完全可以向多家有实力的生产家直接招标采购,但为何仍要向自家人开的贸易公司采购呢,是让自家人的公司占发行人的便宜还是替发行人承担成本呢?另外该采购业务的安排该供应商撑死也就走个票走个账而已,该供应商有必要养二三十个人吗?这二三十个人到底是谁的人究竟是谁在养着?如果该供应商真的对发行人很关键,那么发行人又为何不直接将其纳入到子公司范围中去?
结合发行人披露同时也向其他应商大量外采该类化工料来推断,发行人向黄老板的大舅哥和小姨子的公司如此大额采购化工料业务的真实性根本站不住脚。即便将大舅哥和小姨子控制的清远市百乐陶微粉材料有限公司合并计入考虑也不影响上述的推断结果。
此外存在类似问题还有关联方佛山市惠正陶瓷原料有限公司和非关联方的江西懋华实业有限公司以及丰城市宏和瓷土经营部等,都是发行人向其采购金额和这些供应商实力不匹配。
2、存在大量注销关联公司行为
发行人披露的报告期内无理由注销关联公司13家之多,报告期内及年度总共退出关联关系的公司达7家之多。发行人这是“卸磨杀驴”还是“毁尸灭迹”?
三、财务指标的异常之处
1.让苹果汗颜、华为流泪的毛利率
发行人披露了与同行可比上市的毛利率对比情况,具体见下表:
先不说上表中发行人的毛利率水平为何能比上市的同行可比公司优秀那么多。发行人在造出此毛利率数据根本就没考虑到这个毛利率水平意味着什么。
估值之家准备发扬雷锋精神、好为人师告诉下发行人意味着什么:发行人的如此毛利率意味着苹果公司的CEO蒂姆·库克见到发行人老板黄建平都要叫声师傅。因为从上表发行人披露的的毛利率水平区间为43.09%-47.11%,而苹果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不过为40%-45%而已。至于国内人人崇敬的民营企业泰斗任正非老先生见到黄建平连叫师傅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华为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不过20%-40%之间。秀,可以,但真没必要如此优秀!毕竟你只是个卖瓷砖的而已,你总不能长年累月把瓷砖当成稀罕物件卖吧。
发行人造出这个毛利率时一是没考虑到人民群众中有卧虎藏龙,二是没照顾到到证监会发审人员的感受。证监会作为监管机构,其学者型和实务型专家都不会缺,平常人一眼都能看出来的问题,证监会会看不出来?发行人如此肆无忌惮造毛利率只能说明发行人在准备剑走偏锋捞偏门了,关于此估值之家在此就不便评论了,感兴趣的童鞋可私信估值之家交流哈。
发行人缘何要造出如此上天的毛利率,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研发费必须要满足达到收入3%以上的比例要求,此处抬高了发行人毛利率3个点左右;二是为了能保证对房企客户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后净利率水平仍能大步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才对冲刺主板更有利。
当然除了人为拉高毛利率以满足盈利能力也即净利率水平的要求外,还可以通过降低销管财三大期间费用比例的方式来达成。不幸的是发行人真这么干了,其销管费严重低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因限于本文的篇幅,发行人销管费用远低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就不单独介绍了,在此一笔带过。感兴趣的同学可自行查阅招股书,在招股书的第页和页。
2.鸡毛飞上天的净利率水平
发行人没有披露和同行可比上市公司的净利率水平比较情况。这加大了估值之家判断发行人净利率水平是否正常的难度。作为一个核心的财务指标,不知为何证券相关法规没有将其纳入到招股书披露环节中去。净利率水平就是另一面照妖镜,如果加入到招股书中去,则不知道又会照出多少妖魔鬼怪。这里估值之家呼吁并恳求监管部门尽快将净利率水平比较纳入到IPO披露项目中去,以方便广大投资者参考和决策。
发行人虽然没有直接披露报告期内的净利率水平,但通过简单计算即可得出,但计算出来的结果你可能不信。经计算的发行人净利率水平具体见下表:单位:亿元
发行人报告期内平均净利率水平居然高达18.61%,简直令人发指。最高时的20.02%可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资本论》里那句名言所说的让资本家都能活跃起来的利润率。
估值之家不拿苹果公司最近26.4%的净利率和发行人比,就拿华为公司年度的净利润大涨后的净利率17.85%和发行人比,发行人也丝毫不逊色,要知道的是华为公司正常的净利率水平也就3%-14%之间,正常年份也就10%上下。发行人作为卖瓷砖的直接向卖高科技产品的华为公司表示是其两倍,相当的令人无语。
而上表中发行人的净利率还是在对房企客户大额计提坏账准备后的净利率水平,如果将此异常情况予以还原,其净利率水平超苹果甩华为也不是梦,而是梦想照进现实。其还原后的净利率水平报告期内平均值为30.77%,,苹果的26.4%算什么,华为的最高17.85%更是直接无视。估值之家只能用天外飞仙来形容发行人的净利率水平。各位读者朋友请自行脑补以下场景:发行人手拿一大块瓷砖,华为来将华为一砖给拍倒,库克来再一砖头给库克撂倒,在江湖上基本是处于独孤求败的砖神境界。
发行人这30.77%超净利率水平也千万不能让小米的老板雷军知道,小米拼着每月发新机又冒着耍猴和出海呛水的风险,又搞全生态链。雷布斯更是亲自下场带货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完美形象,让人编排《AreyouOK》的歌曲段子来砢碜自己英语水平帮助小米宣传,即便雷布斯如此拼,小米也才挣着不到5个点净利润。雷总要是知道了建筑陶瓷这块居然还是个有着30%多净利润率的蓝海,以雷总不惜砸亿重金决战电动汽车红海产业的雷霆态势判断,雷总轻则叫牙行去找黄老板谈收购,如果收购不成以雷总脾气肯定会搞出个小米瓷砖或米家建陶出来,重则小米收购发行人的竞争对手直接与黄老板正面硬刚,那时候尴尬的恐怕就是发行人了。
要论谁能降服发行人这个武林高高手,据估值之家所知:唯有我宇宙第一行-大工行申请出战。我宇宙第一大工行同报告期间内的平均净利率36.60%能与之一战。至于大工行的其他三兄弟和一众小弟,均未必是发行人的对手。
为了防止发行人的保荐机构和审计机构坚称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之间的净利率水平没有可比性,估值之家就再祭出另一实锤。
根据东鹏控股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79亿元,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净利率为1.93%。
根据帝欧家居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1.47亿元,归母净利润.6万元,净利率为1.12%。
根据蒙娜丽莎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69.87亿元,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净利率为4.51%。
而上述三家公司是发行人在招股书钦点的同行可比上市公司。发行人年度净利率是上述三家可比公司中最高者蒙娜丽莎的3.91倍,是最低者帝欧家居的15.76倍。是上述三家净利率平均值的7倍整。
如此天地差异,不知道发行人的保荐人和审计机构如何能看得下去、章如何能盖得下去。好像发行人不是在地球上做生意,而是在火星做的生意。要不然怎么能产生如此离奇的差异。
3.意想不到的报告期初未分配利润数
依据发行人年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为6.75亿元,而年度的合并利润表显示年度发行人实现归母净利润为9.84亿元。那么以此可以简单推导出年初发行人并表的未分配利润余额未6.75-9.84=-3.09亿元(此处已考虑发行人年度分红占用未分配利润问题)。这和发行人报告期内累计实现40.60亿元,年均实现13.53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的超强盈利能力形成截然相反的鲜明对比。为啥发行人不上市就是亏损的,要上市就能巨额盈利呢?
四、很难捉摸的法定盈余公积提取
发行人披露的报告期内的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数。具体下表:单位:万元
发行人同时披露其法定盈余公积金的提取规定:“根据公司法、发行人章程的规定,发行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为发行人注册资本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
如果发行人披露的资产负债表没有问题,且从发行人在报告期内2次分红5.8亿元角度看,发行人的盈余公积金应该是提足了,否则未提足盈余公积就分红是公然违反《公司法》的行为。那么估值之家可以据此测算发行人年度的实际归母净利润=49.47/10%=.70万元。年度结合疫情的实际情况和上文中提到的从增值税期末余额判断发行人年度12月实现全年近2/3收入的异常来看,发行人年度实际极有可能是亏损的,所以没有计提法定盈余公积。年度实际归母净利润=11,.53/10%=,.30万元。
估值之家根据上述推断的发行人实际净利润和发行人披露的净利润比较,即可大胆得出发行人可能净利润舞弊的具体金额。具体见下表:单位:万元
由上表可知,发行人报告期内涉嫌虚增净利润不低于29.53亿元,接近30亿元,发行人可能虚增了2.67倍净利润。这不但可能意味着发行人闯入公开发股的虚假陈述的雷池。更是发行人艺高人胆大和技压众群雄的一处绝佳体现。
此外发行人还存出海受阻、近半数收入变应收、关联方巨额资金拆借、精准向关联方剥离风险资产、存贷双高、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低于同行的应收和存货周转率以及股权沿革可能涉及集体资产流失等问题。但这些统统都挡不住黄老板的上市决心。
发行人于年7月才完成股改,从股改完成到年5月向证监会提交招股书,期间尚不足一年,不知道保荐人辅导的时间是否充足,然而为何发行人如此急于上市且闯关主板市场呢。估值之家推测是房产企业接连的暴雷让发行人已经承受不住了,从其本次募资规模和应收账款的总额有较高的匹配度看,发行人唯有拼一把上市甚至上主板成功才能彻底填平房产企业暴雷带来的坏账黑洞,至于上其他板块融资根本无法满足此巨额需求。那既然是上主板就应该有主板的样子,于是乎各种外星人给做的高大上且不符合地球人审丑的数据就给造出来了。
估计黄老板上市的意图也很简单,以后想分我马可波罗红利的,几十亿坏账麻烦先买个单,不共苦哪来的同甘,先把单买了再说,至于同甘…想多了吧。发行人选择此时上市无法摆脱让股民共担房产企业暴雷损失的嫌疑。但资本市场的韭菜被割多了,韭菜也变得小心翼翼了,孰不知人傻钱多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
综上所述:发行人在国内房地产行业持续不利的情况下,其披露的靓丽财务数据像极一个新版本之“国王的新衣”童话故事。通过本文分析其招股书种种异常可知其超强盈利能力根本就不是实力所归,而是完完全全的纸面富贵。马可波罗凭着艺高人胆大和技高压群雄的操纵报表手法,为了转嫁和甩锅房企所给其带来的损失黑洞可谓处心积虑,甚至不惜以财务全造假的手段博取主板上市的机会以求翻身,这波操作简直可以说少有人能敌。
此外发行人刚刚才向证监会递了材料,按照证监会多轮审核问询的流程走下去其发审结果尚未可知。但面对黄老板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夸张操作,马可·波罗他老人家如果还活着不知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