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与景德镇齐名的,竟然是这地儿
陈炉古镇
火在中华文明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是人类发展的必需,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陈炉古镇”这个名字便是因为这烧瓷千年不熄的炉火而得名。
数千年前,当伟大的先祖发现柔软的高岭土经过高温会变得无比坚硬时,陶瓷便应运而生了,而瓷器对于中国人也便有了特殊的意义,从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到吃饭喝茶用的碗杯,它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国瓷器发展中各大官窑前赴后继,所出器物巧夺天工,而历经战乱,朝代更迭,其炉火大都难觅踪迹,而陈炉古镇将耀州窑的炉火延续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是国内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烧造基地,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的活化石。
陈炉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全镇总面积99.7平方千米,地形为丘陵地貌,平均海拔米,最高处石马山海拔约米。陈炉镇现有金、元、明、清陶瓷烧造区遗址30余处,窑炉40余座,作坊遗址和各时代典范文化堆积面积20多处,采集和出土文物标本1.5万件(片),堪称“北方青瓷之都”。史载“陶场南北三里,东西延绵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所谓“郁郁千家烟火迷”,以“炉山不夜”的美誉列为“同官八景”之一。
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炉火生生不息,积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土壤,其陈炉陶瓷文化创造了三个世界之最:一是陈炉陶瓷烧造历史长达年,炉火一直不断,创造了世界同一个地方陶瓷烧造时间最长的纪录;二是“和土为坯,转轮就制”一转就是千年,陈炉陶瓷生产的工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属最原始的手工工艺,是古陶瓷的活化石和活标本;三是窑洞层层叠叠,罐罐垒墙,瓷片铺路,陈炉的陶瓷民居建筑风格保留了尚古之风,目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陈炉镇特色民居——罐罐垒墙
古代的“陈炉陶瓷以家庭作坊式小生产规模经营生存,由‘父传子、子传孙、兄传弟’的宗族血缘式传承延续”,随着需求的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不同的手艺族群,原始性行业也越来越追求规模效益。明代时陈炉形成了“东三社”“西八社”的分社、分行、分地域、分器物种类烧瓷的格局,初步形成了黑窑、碗窑、瓮窑的“三行不乱”,以及瓷户、窑户、行户、贩户的“四户分立”之生产经营体系。
瓷户和窑户合作,瓷户在窑户的作坊里制作瓷器,烧成后各按谈好的比例分得一定数量的瓷货,将其卖给当地行户,行户将瓷货批发给贩户外销。“社”“行”“户”制的产生,有利于分类和分工,以发挥工匠的技能专长。此种制度,以后被清代所继承并进一步完善,成为明清时期陈炉窑鼎盛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以户专营的模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年下半年,随着全国“公私合营”合作化运动的到来,陈炉地区所有的瓷业者结束了数百年的这种模式,建立了7个瓷业合作社和2个农工社。年,撤销了所有的瓷业合作社,组成一个公有制的集体企业陈炉陶瓷厂,一直至今。年至年,失传数百年的耀州窑青瓷恢复成功。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除陈炉陶瓷厂一家国有企业外,陈炉地区纷纷出现了近20家私营瓷坊,改变了原来陈炉陶瓷厂一枝独秀的格局,陈炉古镇的瓷业发展出现了百花竞艳局面。
民居风格
陈炉镇地处山巅,群山围护,镇内地形很像一口硕大的盆。“盆”的底部,地势较为平坦开阔,街道和生产瓷器的作坊都在这里,居民则沿“盆帮”依山筑窑洞而居,自下而上,一层一层,密如蜂房。由于山坡地势狭窄,往往下面一家的窑背,就是上面一家的院落。为了减轻下面窑洞的压力,家家户户都用烧制瓷器废弃了的“匣钵”或烧制后报废了的盆和瓮,堆砌起院墙和户与户之间的隔墙,被外地人统称为“罐罐垒墙”。居民又在这罐罐里植树种花,把院落掩映起来,有诗道“层层洞口琼云护,九岛三山向背斜”,指的就是这般窑洞。当地居民还用破碎的陶瓷碎片铺设成不同图案的路,从而形成陈炉的一大特色——“瓷片铺路”。
陈炉镇三眼桥
“匣钵”,在烧制瓷器过程中,为了防止黏结变形,要把上了釉的泥坯装在一个匣子一样的器物中装窑,从而产生匣钵。匣钵使用几次后,便因其走形或破裂不能再用了,便成了窑场坚硬的废物。还有烧残的盆、瓮,既不能盛水,也不能盛粮食,它们便都成了垒墙的主要材料。“罐罐垒墙”的历史,据考古发现是在明代,在明秦王琉璃厂遗址,就发现了用元代匣钵遗物垒筑的墙体,而其应用的历史当为更早。“罐罐垒墙”所以能在陈炉延续下来,除了陈炉镇的地理环境特殊以外,还与当地陶瓷生产技术有着密切关联。唐、宋以来,使用匣钵装烧陶瓷,被视为陶瓷烧造技术的一大进步,特别是单体匣钵装烧,保证了瓷器烧造质量,出现了一大批陶瓷精品。
陈炉镇李家瓷坊窑背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对陈炉情有独钟,在散文《陈炉》中这样描述到:“这层层叠起来,真可谓人上有人,巷上有巷。墙壁是瓷的,台阶是瓷的,水沟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竖着瓷片一页一页铺成的。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便有了瓷的音律,空清而韵长,使人油然想起古罗马的城堡。”
药王故里佛教圣地
千年耀瓷红色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