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优势 >> 瑰宝奇珍釉里红龙纹大口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主要用途
储酒器
关于梅瓶的用途,从文献记载、传世实物和古代绘画均可知,梅瓶从它产生时起,最初应为实用器,大多用于盛酒或其他液体物质。它的这种功用一直沿续到元明时期。梅瓶作为酒具的用途,在许多梅瓶的铭文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博物馆藏有两件件宋代磁州窑梅瓶白地黑花梅瓶,一件腹部开光书写“清沽美酒”,另一件腹部书写“醉乡酒海”。
此外,还有另外一些铭文则是从侧面反映了梅瓶的基本功能。如桂林博物馆藏有一件出土于明墓的本地民窑生产的陶梅瓶,其肩部堆雕了“天长地久”四字。“天长地久”本身带有祈福之意,同时也隐含了“天藏地酒”之谐意,这就表明了其祈福与储酒的双重功用。
陈设观赏
随着社会的发展,梅瓶逐渐具有了陈设装饰的功能,甚至梅瓶还常被作为冥器随葬,桂林明代藩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的梅瓶便是明证。这些梅瓶已成为上层统治者等级地位的标志和“风水”寓意的象征。
明中晚期以后,梅瓶的观赏陈设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清代梅瓶多为传世品,这应与梅瓶此时主要用于陈设装饰有关。
釉里红瓷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元代中期景德镇汉族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它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瓷。
釉里红真正色彩鲜艳的极为罕见,数量极少,可谓凤毛麟角。它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
原因是铜离子对温度极为敏感,在窑炉中火候不到,呈现黑红色或灰红色;火候销过铜离子便挥发,从釉层中逸出,呈现特有的飞红现象或干脆褪色,纹饰不连贯。当时烧柴窑很难控制窑温,只有凭把桩师父的经验与取出火照对比,无法大规模生产。
釉里红由于烧成难度大,产量低,传世与出土的元代釉里红器数量不多。特别是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出土物更是屈指可数。
瓷器烧造时需要一种环境,专业术语叫“气氛”,瓷器都是在某种气氛中烧成的。一般来说气氛就是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还原。简单来说,就是炉子开着火门,有充分的氧气进去,就叫氧化气氛。
而关着窑门,闷着火,就称为还原气氛。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简单说它是闷着火烧成的。温度稍高点,或者稍低一点,它立刻就会失败,温度如果一低,颜色就会变黑,非常不好看。
温度如果一高,颜色就飞了,没了。温度高低之间允许的差额大概在十度。在古代,这一点温差是非常难控制的,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窑工(旧时叫把桩师傅),才能看出来。
此釉里红龙纹大口梅瓶高35厘米,大口,短颈,丰肩,圆腹渐收,圈足。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主体纹饰为云龙纹,釉质光润,笔触有力。瓶身上半段以花卉纹为,瓶身中央绘云龙纹,矫健曲伸,张牙舞爪,威猛无比穿梭于云海之上,上颚长下颚短,四爪龙,云纹为蝌蚪形,瓶身下半段以仰覆莲瓣纹分开绘画,都是典型元末明初绘画风格。进口苏青钴料青花自然晕散,形成凝聚结晶斑,深入胎骨。底胎有明显的铁元素积聚而成芝麻黑点,青黑缝,糖点,白玉,金星色,都有明显的体现,呈现浅淡火石红,火石红与麻仓土关系密不可分,胎土中铁的成份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集中往没有上釉的方向挥发,所以元末明初的火石红是从里往外渗出,显得非常自然,元末明初风格体现明显。器形不大不小,摆设与把玩两相宜。此釉里红龙纹大口梅瓶绘画精致,到位。龙纹舒展自然凶猛霸气呼之若出,釉里红黑红典雅,整体可谓是珠联璧合雍容大气,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古代历史艺术精品,具有很高升值空间和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