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海外销售从不到2000万到一年22亿,科
有陶瓷装备企业告诉陶城君,由于无法参加国外展会、人出不去、货也出不去,有些企业被客户取消了订单,有企业的损失可能达到万元。
关键时刻,意大利、中国陶瓷合作伙伴互致祝福:
中国陶瓷装备产业在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此次疫情暴露了很多装备企业走出去、但还未实现本地化运营的短板。
从“卖全球”到“全球买、全球卖”,这是一条漫长的、艰辛的道路。如果以科达为例,从年的主营业务收入约2.1亿、海外业务多万,到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60亿、海外收入22.5亿元,科达付出了将近20年。
从顺德的小工厂开始,到在意大利、印度和土耳其设立子公司或生产基地,并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等国投资运营陶瓷厂,科达或许没有想到,它有一天会成为中国陶瓷行业全球化的最大赢家——要知道,在科达上市那一年,包括卢勤、鲍杰军、边程、黄建起、庞少机、郑树龙等在内在公司领取报酬的高管中,年薪最高的前3名高管的报酬总额为37.62万元,平均年薪不到13万。
科达历年收入增长示意图
科达海外收入增长示意图
高端市场整线输出0的突破
3种制式供全球
年5月,科达与恒力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恒力泰成为科达的子公司。
自“联姻”以来,恒力泰迎来了新一轮发展。除连续多年保持着全球建陶压机市场份额第一的地位外,更重要的是,它在欧洲、美洲等高端市场也实现了突破。
年5月,恒力泰YPR型耐火砖自动液压机首次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瑞斯科公司投入使用之后,7月瑞斯科又追加引进第二台YPR压机。
恒力泰进军美国年6月,恒力泰YPR型耐火砖自动液压机发往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恒力泰压机首次挺进欧洲市场,再次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年5月11日,恒力泰品牌YPRL液压自动压砖机首次出口意大利。
恒力泰进军意大利与此同时,科达也在海外高端市场取得了进展。年继窑炉后,科达整线成功开辟土耳其市场,进入欧洲高端市场;年3月,科达数字智能抛光线出口唯美美国工厂;年6月,科达设计承建的又一条双层辊道窑在韩国顺利投产;年10月,科达的集中管控智能抛磨整线成功获得莫霍克工业集团旗下的Daltile工厂采购订单。
年科达与美国莫霍克(Mohawk)合作然后就有了开头视频的意大利合作伙伴SaxaGres陶瓷集团与科达的合作——年科达欧洲开业;意大利SaxaGres陶瓷集团签约宣布采购科达两条生产整线,包括4台压制力为吨的厚砖压机、1条辊道干燥器和1条辊道窑、1条隧道干燥器和1条隧道窑。该项目预计年6月正式投产。
在这个过程中,科达还并购了意大利老牌陶机企业唯高(Welko)。如此一来,科达可以实现:未来科达不仅可输出纯中国制造、中国设计的“中国制式”,也可输出意大利制造、意大利设计的“欧洲制式”,另外还可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中国联合意大利的第三种设计方案、第三种制造模式,满足全球不同的客户。
两条腿走路:投资建厂
“一带一路”吃螃蟹
从年年底开始,科达抢抓“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的机遇,开始了漂亮的转身。
年12月29日,科达洁能与广州市森大贸易有限公司就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三地合资兴建建筑陶瓷厂项目初步达合作框架协议。科达正式开始“海外合资建厂+整线销售”的双飞轮模式。
两条腿走路马上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从年3月开始,科达用3年半时间,先后在肯尼亚、坦桑尼亚、加纳、塞内加尔4个国家投资建了4个陶瓷生产基地,年产量达到了万平方米。其中肯尼亚工厂创造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奇迹。
年坦桑尼亚科达陶瓷厂正式投产另外,非洲建陶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科达设备的增长。年5月,阳光易丰在非洲津巴布韦投资建厂,科达承建了整线工程。年下半年,恒力泰近20台压机在旺康集团相继投产。其中,加纳旺康4台,尼日利亚旺康4台,乌干达旺康的压机也安装。
效益在科达的财报中已经很明显体现了出来。年科达实现营业收入43.80亿元,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2.83亿元。而到了年科达总营收达到60.70亿元,海外营收增至22.55亿元。
业内一位身家超百亿的老板曾半开玩笑说,“海外投资建厂的机会现在也不多了。科达走得很前列了,我们现在去也没优势,就看能不能跟他们一起出去赚赚钱”。
全球化的核心:本土化运营
科达在非洲的4个陶瓷厂约有名员工,其中90%以上为当地人。
而在装备业务方面,科达也通过本土化来解决及时交付和售后服务等问题。年3月10日,科达洁能印度子公司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莫尔比地区开业,占地平方米的子公司,有50多名中国员工及30多名印度籍员工,可为当地客户提供全面的整线设备售后服务、配件与耗材的销售及承包、磨头和磨头上部的维修及翻新、滚刀等金刚制品的复焊等业务。
年科达印度子公司正式开业科达营销中心经理付青菊告诉陶城君,由于科达已经在实现印度本土化运营,疫情发生后,通过当地驻守的中国员工以及印度技术人员,可以提供响应速度更快、更实惠贴地气的服务,所以客户的生产并不受影响。而科达印度销区总经理邹为一透露,他们春节期间还接了一些订单。
但本土化运营是个极大的挑战——当地法律、风俗、治安问题等都需要适应,风险规避难度很高。
科达与森大合作成立科达(非洲)陶瓷公司,由森大国际总裁沈延昌出任总经理。沈延昌表示,任何一个“走出去”的项目,涉及到国外运营就面临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面对工商局、税务局、移民局、海关、警察局。在非洲要面临贪污腐败的问题,麦肯锡报告显示,中资企业在非洲面对的第一大问题就是贪污腐败。
第二个是遵守当地法规,尤其是环保方面。非洲各地看似一样,实际上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都有很大的差别。很多人觉得非洲环保问题可以很宽松,但其实非洲对环境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现在出去投资的生产线是很先进的生产线,在环保的配置上也是比较齐的。”
第三个是人身安全威胁,比如非洲,沈延昌就认为当地社会治安确实不太好,森大的海外分公司都碰到过各种各样持枪抢劫的问题。“我本人在非洲也碰上过持枪抢劫,年我到分公司出差,半夜来了十几个抢匪,我们所有人都乖乖的趴在地上,抢匪进来洗劫一遍,然后撤退了。”
此外还有语言和文化障碍。沈延昌提到,在非洲存在工人拿了钱不上班,去喝酒、旷工的情况,这个过程中也很考验企业的管理水平。
中国企业中,华为的全球化运营是比较成功的。年华为营业收入接近亿元,其中约60%来自海外,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在陶瓷行业中,莫和克是全球最大陶瓷集团,收购陶瓷企业超过40多家,年营收就超过亿美元。与之相比,中国陶瓷企业的全球化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陶瓷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