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回顾石湾陶瓷史陶机篇之四窑炉
原稿件撰写于年
编者按:
佛山石湾,作为近代中国建筑卫生陶瓷的发源地,在国内建筑卫生陶瓷的发展历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中自年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从意大利唯高公司引进第一条年产30万平米彩釉砖生产线,年5月投产起,中国建陶便由此开启了现代化的历程,为深入了解国产窑炉的发展历程以及为编撰《石湾陶瓷史》收集资料,本刊专程走访了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鹏,以及总经理杨培忠。
中鹏热能科技董事长万鹏
不断创新钻研引领窑炉国产化热潮
《石湾陶瓷史》:窑炉作为陶机生产线的心脏,与陶瓷行业很多其他设备一样,也经历过从外国企业垄断到国产品牌崛起的过程,您能否回顾一下当时引进窑炉以及消化吸收并逐步国产化的过程?
万鹏:年我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年在南京工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回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书。直到年2月,我和当时同一教研室的鲍杰军(现为欧神诺陶瓷董事长)带学生到佛山实习,发现佛山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就萌生了到佛山工作的想法。随后,原佛山人事局的罗局长也盛情邀请我们到佛山发展,于是我和鲍杰军再次来到佛山,了解到佛山建陶行业的发展形势一片红火,并下定决心到佛山工作。年7月,我来到了佛山并进入石湾建国陶瓷厂工作,由吴细斌担任建国厂厂长。当时国产窑炉已经逐渐进入了自主生产的阶段,企业也开始慢慢制作窑炉。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我首先要求从车间开始做起,到生产一线中摸爬滚打。适逢意大利SITI窑炉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到建国厂进行整线双层窑炉的安装,于是我也开始从中学习。在那段时间,建国厂引进了许多包括SITI、SACMI、TAKASAGO等品牌的外国设备,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累积,我对这些窑炉设备的构造和安装调试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早期国产窑炉的研发生产主要是鹰牌和佛陶集团两大品牌在做。而国产窑炉主要集中在石湾建陶厂、建国厂、鹰牌等企业的内部消化,外面也有部分合作。以建国厂为例,那个年代建国厂的规模比较大,效益可观,名气也很大,每年都会设立不少新项目,同时还有许多横向合作厂,包括南庄宏丰、乐从顺景等等,因此每年有大量的窑炉需要上线。在我年进入建国厂之后,建国厂开始逐步自建窑炉。当时自建的窑炉是以建国厂的技术改造办公室为核心,由技术改造办公室主任区民牵头,以及技术科科长郑维从负责配合,郑维从对隧道窑也非常有研究,因此技术科主要负责热工部分。当时的窑炉大都是以自建自用为主,自己画图,送到车间,然后自己组织材料、自己安装。在自建窑炉的整个过程中,都是自主研发设计,使用车间进行问题反馈,然后不断修改完善的过程,而且反馈的速度非常快,因此在窑炉的技术改进上也做得比较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大家对窑炉的研发制造也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慢慢地,建国厂除了本厂内自建窑炉以外,又到横向合作厂为新扩建的生产线配套制造窑炉,前期建国厂大榄分厂的窑炉全部都是自己设计,直到年后期的部分窑炉才从其它地方引进。年前后,随着国产窑炉技术的不断成熟,中信、泰尔克、中海窑业等国内窑炉公司逐步出现,以来自湖北黄冈的中信窑炉的实力最为强大,并逐渐派生出中窑、中瓷等窑炉企业。▲年6月6日(周六)下午2:30,由建材天地全媒体、点金商学院主办,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期“建材天地”大讲堂开讲,主题为——“‘高铁时代’窑炉·如何推动陶业绿色环保与工业美学分享”,由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中)、中鹏热能科技公司董事长万鹏(右)主讲,吸引了数千位陶业上下游精英观看!
紧握机遇独立创业
《石湾陶瓷史》:当初您为何会选择从建国厂离开,出来建立佛山市中鹏陶瓷技术设备有限公司呢?
万鹏:最初我一直在石湾建国厂工作,当时的发展各方面都不错。而真正让我萌生自己出来创业的想法是因为谭荣才,他和其他三位朋友共同创建了佛山市泰尔克陶瓷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后来因为股东之间存在信任关系而最终解体,他首先离开该公司,邀请我和他共同创立佛山市粤鑫陶瓷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那时我在建国厂工作各方面很顺利,也受到公司领导的重用,一方面也想继续为公司多做点事,另一方面也不想太冒险,便答应在后台支持粤鑫公司的工作。年国庆节,我利用假期到山西协助粤鑫公司去谈一个项目,记得那时我带着手提电脑和谭荣才一起,到山西清徐帮一个做焦炭的老板对他准备新筹建的一个陶瓷厂进行整厂规划设计,同时也对窑炉方案做了较详细的设计,他边讲要求我边做设计,按照他的意见在电脑上呈现出他想要的效果,整个进程非常顺利,最后他把订单给签了。但是他提了一个要求,要求我必须从建国厂当中独立出来全职在粤鑫公司完成这个项目。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从建国厂脱离出来,正式成为了粤鑫公司两位股东之一。当然,此前我也有萌生过出来创业的想法,想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直到被清徐这个项目所迫,才真正下定决心。记得我正式离开建国厂的时间是年1月15日,选在这个即将发年终奖的日子之前,主要是想让自己内心能够平衡一下,我感谢建国厂那几年对我的培养,离开她,我内心也蛮复杂的。就在那个时期,杨培忠(现任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也从石湾华鹏厂离职,独立出来做窑炉的技术服务,工作进行得也有声有色。粤鑫公司各方面工作开展本来都很顺利,但后来拍档谭荣才的老丈人不幸过世,他老丈人在肇庆开的一个选矿厂需要他接手负责,所以他在和我这边的合作很难持续下去,最后大家就分开了。随后,我遇到了杨培忠,我和他既存在相同的地方——两人都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也有互补的地方,我是学机械出身的,他是学热工;我对SITI的窑炉比较熟悉,杨培忠则对SACMI的窑炉比较专长;我此前工作的建国厂是以瓷片生产为主,杨培忠以前所在的华鹏厂则是以抛光砖生产为主,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进行互补,专业基础比较扎实,能把石湾窑炉的各种技术综合起来。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在年12月17日,正式成立佛山市中鹏陶瓷技术设备有限公司。中鹏电气装配车间第35届广州陶瓷工业展上,中鹏展位前合影《石湾陶瓷史》:作为中鹏窑炉的两位创始人,早期均在石湾的知名陶瓷企业历练,您认为这段经历对后来自己创业的成功有何影响?万鹏:在建国厂工作的时间里,我非常有学习的冲劲。直到多年以后,我都是学习到晚上3点钟才睡觉。白天工作,晚上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看不同的专业书,这种习惯是我从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养成的。在建国厂工作的几年时间,对我后期的人生影响特别大,当中的一个重点是我选对了方向,要求到基层进行学习,在车间工作的过程中,自己通过对各个不同环节的生产过程从头到尾做过一遍,使自己对整个生产环节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对机器的结构也更加熟悉。而且很多事情通过自己真正动手做一遍,就会发现与以往在学校的理论学习是两码事。当时对我们的影响确实很大,通过接触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使我们过往落后的设计思维得到了一个质的改变。在形成了新的设计思维以后,以后在设备设计中思维就变得更加灵活快捷。中鹏科技创新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以稳健积累客户
《石湾陶瓷史》:中鹏窑炉从年创办至今,一直都在稳步发展,被同行誉为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结合的典范,您能否介绍一下中鹏今天令人瞩目的业绩是如何取得的?核心优势在哪里?万鹏:中鹏的核心优势是我们一开始做窑炉就是从技术研发开始,技术功底扎实。此前,我在高校教书,平时自己就喜欢思考,也期望有一天能实现自己工程师的梦想。来到佛山工作以后,又把窑炉的整个研发生产过程参与了一遍,因此不论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实操性技术上都比较过硬。此外,我曾经接受过研究生的学习,这对锻炼思维有非常好的帮助,遇事总会多问几个为什么,争取能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发生的原理。当我们能够用理论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时,证明我们基本上已经理解现象形成的因素。这样当我们需要避免这种现象出现时,就更加容易对其进行干预,我们也能更容易地创造出新东西。这种思维习惯对我们日后的研发生产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当时,我们是行业中最早用手提电脑和投影仪谈生意的。印象中,中鹏做的第一条包工不包料的窑炉是给浙江温州金贝豪工厂做的一条窑炉。第一条包工包料的窑炉是年在佛山领先腰线厂(即现在的艺高腰线厂)做的一条21米长的窑炉。公司的发展真正迎来高峰期是在年,中鹏在佛山为南海嘉俊陶瓷做的窑炉,用于生产×mm、×mm的微粉砖。我们当时给嘉俊设计了一条五层干燥器,内宽2.6米,长米的大窑,也是全世界第一条采用65mm直径的辊棒的辊道窑,抗折率更高,变形率更低,走砖更稳定。当时刚做好的时候,出砖不是很顺利,压力非常大,我们的管理层与技术员就临时住在嘉俊工厂内,不分日夜监控,当时查了很多原因,包括压机、釉线、干燥器等,最终发现问题出现在压机的推料环节上,造成砖坯后边由于缺料而容易分层。后来经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调试,最终窑炉的出砖相当顺利。后来从嘉俊分出来的博德瓷砖也让我们帮他们做1条窑炉,接着又陆续签了几条窑炉,一共帮他们做了6条窑炉。在做了一些示范工程以后,中鹏的良好声誉也慢慢传播出去,迎来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期,包括为诺贝尔等知名品牌陶企以及海外的众多客户制造窑炉。年7月,参观中鹏电气装配车间
声明:本平台发布内容,凡注明“原创”文章,图文版权归本平台所有,转载请署名“建材天地”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