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红尘凡世的僻静之地,身处山腰可极目远眺的红砖玻璃幕墙建筑群,一处可以让身体的翅膀暂且收合栖息休憩。让心的羽翼自由翱翔的地方。
在大学城的山间,缙云山的余脉,隐居着这么一处非遗文化体验场所,幽静的茶歇叙聊佳地——远山有窑。
远上云山石径斜,红墙尽处有人家。
才到山脚,飞舞的大红邀迎辞跳跃入眼帘,让人心生欣喜一路继续寻觅。石砌的道路护壁嵌入鱼嘴般的瓦罐,导入了非遗物质文化体验场所主题的引子。山路蜿蜒而上,远远地瞧见近路口的房子侧面绘有满墙田园牧歌式的农作生活画卷。目的地就掩藏在右手旁路边的一条石径之下,绿树丛林中。
最好的建筑设计莫过于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的融入一体,最好的建构方式莫过于就地取材,节省成本,减少劳力消耗。红砖是远山有窑房屋的主要建构材料,完全一幅初出窑炉的本真模样,不加半点涂抹修饰,带来逝去年代重又来的时光穿梭感。和美院文创基地的砖外墙结构,和八九十年代国企厂区宿舍楼用材如出一辙。配以大面积玻璃幕墙钢架结构,复古的时尚。
夏日之碧绿清凉可以源起田田荷叶。硕大的瓦缸站在小径旁侧,升起错落茂密的卷卷边儿荷叶,一样有如荷花般婀娜摇曳的姿态。清洁的叶片不落一粒尘埃,就连一颗水珠也粘挂不上。道路旁侧花木葱笼,加上台上阶下或疏落或集中堆散的陶缸瓦罐,自然布景与人工修饰完美契合,晕染着别具特色的山房氛围。
远远看去房舍随山势地形逐级跌落,走到近前,迎来小青瓦木构架覆盖下的开敞空间,中空挑高的休闲咖啡茶座区域。开阔的通风空间,木头架空的房梁。左靠山石壁垒,右望群峰山谷。长如船型的原木条桌,木栈道似的外阳台,玻璃藤机旁绕着几张80年代的楠竹木背椅。休闲布凉棚伫立在旁守护待候。
明亮的日光映照着茶坊,时有凉风穿堂而过,带来一室的清凉很有旧时开敞式大茶房的通透感觉。这样的建筑创作将此地特有的空间意象和场所精神融为了一体。环顾屋顶四周,木梁,木桁架,木柱头等各种疑是撤自老房子的旧材料的应用,既极大降低了建造成本,又带来新材料无法匹及的温润气质和时间印记。
桌面空空没有酒水单,桌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