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40529/4397241.html

北极星售电网讯:摘要:节能服务产业发展20年来,其规模和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已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分析了新形势下节能服务产业在产值、投资、合同年限、商务模式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对节能服务产业综合化、智能化、节能环保一体化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0引言

自年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我国以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变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服务领域最广、商业模式最多、成长速度最快、产业规模最大的节能服务产业。新形势下,节能服务产业步入转型升级、深化发展的新阶段。当前,节能服务产业积极应对困难挑战,整体发展稳中有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趋势。

1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现状

年,节能服务产业产值达到亿元,全国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家,行业从业人数72.9万人,节能与提高能效项目投资亿元,年节能能力万tee,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万t。

1.1产值与投资稳步提升

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年底的亿元增长到年底的亿元,增速为15.1%。进入“十二五”以来,节能服务产业增速放缓,逐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依然是国民经济中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发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总投资额达到亿元,相比于年提高了5.2%。投资额增加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一是钢铁、水泥等重点用能行业回暖;二是清洁供热、综合能源服务等新业务领域投资增长迅速;三是受资金面影响,业主单位对节能服务公司方的节能投资需求和邀约增加。

年,节能服务项目形成年节能能力万tee,比年增加3.1%,形成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万t,—年节能服务产业节能能力和减排能力见图1。

1.2工业领域投资占主导,建筑节能项目数量快速上升

从投资领域来看,工业领域投资占主导,投资额亿元,占比67%;建筑领域投资额亿元,占比24%;公共设施领域投资额亿元,占比9%。

从项目数量看,建筑领域项目数量最多,占比44%;工业领域项目数量紧随其后,占比43%;公共设施领域项目个数占比13%。值得一提的是,公共机构领域项目数量较前几年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具体到项目线类型来看,投资额占比最高的前5条项目线依次为:余热余压利用项目,占比34.1%;能源站(供冷、供热)建设运维项目,占比16.9%;发电机组节能改造(通流、供热)项目,占比15.2%;集中供热项目,占比10.3%;锅炉窑炉节能项目,占比5%,年节能与提高能效项目线投资额分布情况见图2

此外,余热发电、清洁供热等项目线的总投资额较往年有所增加。

1.3单体项目规模提升,合同期限有所延长

在调查的个项目中,工业项目平均投资额约万元,相比于“十二五”期间万元左右的投资额提高了70%;商业建筑项目平均投资额约万元,是“十二五”期间万元投资额的5倍,公共机构项目平均投资额万元,约是“十二五”期间的2倍。

节能服务合同平均合同期相比“十二五”期间延长了20%~40%。其中,节能效益分享型平均合同期7年,比“十二五”期间延长了约40%;能源费用托管型平均11年,比“十二五”期间延长了约20%。节能服务合同年限明显增长,体现了节能服务公司业务的稳定性,既有项目逐渐成为稳定资产。

1.4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迅速,大数据互联网助推转型

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节能环保、智光电气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开展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和路线。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节能服务、分布式燃气(或热电联产)、储能、分布式光伏等项目投资,增加一部分服务(如售电)及少数微电网(多能互补+调度控制)。部分企业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情况见表1。

2节能服务产业新特点

早期节能服务公司小而散,轻资产,无抵押,实力不强。经过20年的发展,节能服务产业逐渐涌现出一批有一定实力、有发展特色、有专业队伍的节能服务公司,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达到12%左右,产业从以往靠扩大规模发展向结构优化转变。现阶段节能服务产业有以下新特点。

2.1企业平均规模扩大

尽管节能服务公司数量增速放缓,但单体公司规模有较明显的扩大,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据年节能服务产业普查结果显示,节能服务公司平均注册资金万元,平均总资产1.5亿元,平均员工人数人,平均技术人员数量56人,平均年总收入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年总资产在1亿元以上的有家,其中总资产在10亿元以上的有35家。

2.2大中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主任委员单位和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到1亿元的占27%,1亿元到5亿元的占到50%,5亿元以上的占23%,1亿元以上的合计占73%。业绩增长的同时,一批大中型节能服务公司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公司治理、项目管理等方面,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风险防控制度;技术人员占比逐年提高,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稳步提升,科研投入力度加大,产业链条延长,并结合“云大物移智”等积极作为。

3节能服务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3.1宏观环境对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三去一降一补”大背景下,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部分用能企业面临经营困难,位于下游的节能服务产业也相应受到影响。此外,随着能源价格的走低,部分用能企业的节能意愿有所下降,已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际节能效益减少,与业主之间效益分享争议风险加大。此外,由于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融资成本高等因素叠加,节能服务公司经营成本提高。

建议节能服务公司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3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