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窑炉 >> 窑炉发展 >> 原本失败被抛弃的瓷器,却成为了惊艳世界的
论及中国传统瓷器中颜色釉的品类,常见的有青釉、白釉,较为少见的有蓝釉瓷、黄釉瓷,都是较为单一的颜色釉。而除了这些,有一种瓷器,它的颜色出乎意料,有惊人之美、夺人之色,这就是窑变釉瓷器。但从瓷器收藏的角度来看,窑变釉瓷器怎么样呢?应该怎么去鉴赏它呢?
在鉴赏窑变釉瓷器之前,要弄懂何为“窑变釉瓷器”,有语云:窑变釉本身就是失败中的惊艳。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确切,因为从更精准的角度来看,窑变釉瓷器的诞生虽然有变形、变色、变质等多方面的变化,与原先的预期明显不同,但也并非纯粹就是“失败”的产物。因为古时候人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所以不能完全说明为何瓷器在窑炉中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但随着相似经验的累积,人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这种瓷器烧造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规律并加以利用,形成了千变万化、风姿绰约的各类瓷器。
窑变釉瓷器本身是一个很宽泛的称呼,在我国古代以往的烧造历史中,凡是开窑以后瓷器成品形成了非预期的特异形状或釉色,并且具有区别于规矩瓷的明显美感,这类瓷器都可以称之为窑变釉。也就是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没有将窑变釉视作一种单独的瓷器种类。
当然,窑变釉瓷器作为与原先预期不完全相符的瓷器,有一定的可能成为传世精品、孤品,也有可能成为瓷器中的下等品、残次品,这其一固然是有天时地利、窑炉温度与氛围的因素,也与工匠的设计密不可分。毕竟窑变釉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这一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窑变釉的影子。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窑变釉瓷器的要求逐步增加,在瓷器发展的高峰期——宋朝,窑变釉瓷器开始成为独特的品类,大受欢迎。
同时,宋代窑变釉瓷器汲取了前代窑变釉瓷器的优点,去芜存菁,形成了独特的、颇具宋代特色的窑变釉表现形式。在收藏界,钧窑瓷器中的窑变釉瓷器大名颇盛,除了其系出名窑、品控较好外,其本身的光泽变化、莹澈丰润,瓷器件件不同,有“万彩”之美名。
到了清代,瓷器匠人在钧窑烧制技艺的基础上,用景德镇颜料不断尝试、探寻窑变釉瓷器的成型因素。雍正七年,在人为配料、控火技术下的窑变釉烧造成功,这意味着窑变釉的随机性被进一步大大改善,已经能够初步为人力所掌握烧造结果。苹果绿、花釉等经典的窑变釉也风靡一时,特别是康乾年间,是窑变釉瓷器技法、水平都发展极为快速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窑变釉瓷器也极为珍贵。
这些瓷器经历了清晚期的时局动荡、抗日战争的洗礼和后期大大小小很多纷乱的局面,能够流传或者回到今天的中国的拍卖市场上,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其次,比清朝更早的时期,不论是否外销,窑变釉能够留存下来的数量则更加稀少,其所占市场份额本就不大,升值空间虽然很好但是也有一定膨胀限制。
总体而言,窑变釉瓷器就是出窑后与原本预期略有不同的瓷器,但其艺术价值并不因此而消弱。随着窑变釉瓷器技法、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能够意识到这种瓷器烧造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规律并加以利用,形成了千变万化、风姿绰约的各类窑变釉瓷器,在宋代形成发展高峰,在康乾时期更是风靡一时,十分具有收藏价值。